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11月7日立冬,立冬后一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俗语“冬季进补,上山虎”,但是也不能“盲补”。如何进补?中专家和营养专家给了三句进补口诀和五道营养菜:
三句口诀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立冬进“补”,也要因人而异。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中养生原则,应该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也就是说,少年气正盛,其实可以不补,或者小补;而中年人就要根据近的身体状况作出相应的调理了,比如近很劳累,身体损耗太大,就要补一补;现在老年人往往有多种慢疾,更应多重视保护。比如立冬时节,气温变化大,高、冠心者更应注意保暖,规律用,减少出汗等体力活动;颈有椎、腰椎的者,应注意局部的保暖,多做一些柔和的锻炼,如练太拳、八段锦等养生操,这些都体现了“老年重保”的理念。
王雪梅进一步介绍,进补还要找中师进行辨证,不能清补、温补、大补、小补,不分轻重缓急一起上,那样不但达不到进补的目的,甚至还会因小失大,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事实上,在临床上,每个人的况不一样,有些人以清为补、有些人以通为补、有些人以化痰除湿为补等,不是只有补气养、滋温才算是补,还是要根据具体年龄来看。
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进补还要注重区域之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虽说都是立冬时节了,在北方的人已经看到了飞雪,穿起了厚棉袄,而在南方的人还穿着单层夹衣。王雪梅介绍,其实,中里的立冬进补也有个地域原则: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具体来说就是,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鸭、鱼类。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鸭鱼肉,如台湾立冬街头的“姜母鸭”,就是不错的选择。而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冰糖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
王雪梅提醒,“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这句口诀说的是大环境的一个原则,另外还要注意我们生活的小环境。比如现在北方普遍都通了暖气,很多人长期待在有暖气的室内,所面对的环境不一定就是寒,也有可能是热;而南方一些家庭,冬季也会开空调取暖,所以环境里还夹杂了些燥,这样进补的同时还得润燥。如果个人再有个什么基础疾,这样一来,我们面对的环境复杂了,体质也复杂了,进补就不是简单的跟着户外环境来了。所以在遵循地域环境进补时,好还是到院找中师辨证一下,以便更好地进补。
少吃咸,多吃苦,平平安安来进补!
从立冬开始,寒冷的天气正式登上季节的舞台。中认为此时可以进补,不过饮食应“少咸、多苦”。
河南省人民院中科学博士、副主任师王雪梅解释,这是因为按照中理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这样就能过亢的肾水了。
“事实上,现在大家都很注意饮食上的‘少咸’,过咸无益,不过,在这个季节吃点苦味的食物倒也不错。”王雪梅推荐苦瓜、芹菜、莴笋、生菜等蔬菜,除了按照中的理论,可以养心外,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消炎,提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
说起“养心”,除了饮食上多吃苦,王雪梅建议大家从志养生上来调节养心,因为养心贵在养。
中常说,“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补”,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补呢?王雪梅提到,虽说我们现在不能像古人那样“早睡晚起”,不过也可以在这个季节里借助读书来养,或者练练瑜伽、太、站桩这类东方式的静功。
五道菜:
韭菜炒鳝
韭菜自古就有“蔬菜之荤”的美称,冬天食用不仅可以除风祛湿,对关节疼痛也有缓解作用。中国中科学院教授杨力介绍,鳝是温食物,可补肝肾、益气、筋骨。冬日补肾,韭菜炒鳝很好,但火气重的人不易多吃。
做这道菜先要将鳝洗净切成寸段,用姜汁至少腌10分钟(去除腥味)。先将鳝炒熟,再放入韭菜。由于鳝体内有一种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如果没有烧熟烧透,会有感染颌口线虫的风险,因此,一定要炒熟。另外,要选长得比较饱满、活泼、颜明的,太老或太小的都不太好,当然,不要选购鳝。
红枣芝麻粥
解放309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就会感觉手脚冰冷。我推荐喝红枣芝麻粥,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者。另外,红枣中的芦丁可软化管,而环磷酸腺苷有提高免疫力和的作用;芝麻不仅能补肾,滋养肌肤,护发的效果也不错。脂高者还可再加点荞麦或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一起熬粥食用。
红枣是温热食物,吃多易上火,每人每天3~5颗为宜。挑选芝麻时用手捻一下,若褪可能是被染了,也可以掐一下,天然芝麻里面应该是白的。
羊肉萝汤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选。羊肉有补脾益气的功效,而萝是凉食物,与羊肉搭配,堪称冬日进补绝配。
北京电力院营养科营养师崔说,炖羊肉白萝汤非常适合冬天喝。把羊肉切块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热(若一开始放入沸水中煮,不利于肉中杂质排出),水沸后捞出;再加入热水以及葱、姜、八角一起炖制,快熟时放入萝即可。注意盐要在快出锅前放,加盐过早会导致肉不容易炖熟。
羊肉中嘌呤含量较高,痛风者不要多吃。另外,购买时要选择羊肋部的肉,炖出来口感较好,而且有嚼头。
水煮花生米
北京中院妇科副主任师朱梅介绍,气亏虚似乎和女人更“亲密”。元代着名家朱丹溪曾说“女子常不足,常有余”,因为女一生经、带、胎、产、,都需要损失大量的精津液,即伤。
所以相对于男人,女人更需要补气。由于气的消耗往往是造成女人气亏损的原因,所以造的原材料——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女人补要补铁。
花生米是补气的“良”,尤其是在女经期过后,需要补充流失掉的铁。但好是用水煮,补作用尤佳。花生米油脂含量高,吃多了还易“上火”。
清炖牛肉
气亏虚也经常会找上男人。尤其是现代男人承受很大力,工作忙碌,生活不规律,很容易出现气暗耗。相对于女人,男人气虚更多一些。上班时,硬撑着,一下班,便疲体倦,一动都不想动了。相对于女人,男人的活动量大,新陈代谢快,因此,可以多吃一些肉类来进补,肉有之品比青菜更能补充气。羊肉偏燥,牛肉更好。做法以清炖为宜,中讲“隔水做”补,烧烤的牛羊肉不宜多吃。
另外,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是更好补充营养的前提。就好比工厂,大工厂消耗大,原料就要多进;小工厂出的少,原料就少进。的消耗也是如此,一定要根据自身况来补,补过了就容易矫枉过正。适当增加运动量还可以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增加食和吸收,是改善气亏虚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