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2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1920年位于上海鼎余里的《友世画报》让中国人见到了马克思长什么样;毛泽东看了不下100遍的《宣言》中文版第一版在上海复兴中路221弄12号印刷;苏区中央出版局局长张人亚原来在上海自忠路上的老宝盛银楼工作……除了在全国赫赫有名的中共一大会址、渔里团中央旧址等,上海目前认定的红文化纪念地共有1020处,这些“红卡点”如何利用起来?如何让青少年了解上海的红故事?
今天,2019年“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大寻访活动总结大会上,团上海市委展示了今年红大寻访活动取得的成果,表彰了一批活动优秀组织及团队,并揭晓了2019年活动中上海青少年喜爱的五家红场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中国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和中共四大纪念馆五家场馆成为上海青少年的“爱”。
“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大寻访活动由上海市委宣部、团市委、市教委、市旅游局、市委史研究室联合主办。自2018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主办方通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索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红文化宣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设计开发包括“红荣耀”青少年主题寻访、“我的青春正当红”新媒体作品大赛、“我身边的红五星”征文比赛、“青春串起红脚印”红旅游设计比赛等板块内容。
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寻访、线上答题、新媒体作品投稿和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引领青少年亲身感受、真切回顾上海的红历史、改革历程,上海数十万青少年广泛参与其中。
为大程度发挥活动教育感召功能,主办单位依据重要时间节点设置红寻访活动主题。2019年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开展了包括追忆上海解放伟大征程的南京路定向,网红博主导览的老洋房红故事之旅,与祖国共奋进的静安、虹口红线路卡等主题活动。截至目前,今年共有3000余支青少年队伍,通过主题寻访活动前往各红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教育、弘扬城市精、承红基因。
主办单位还专门开发了“红大寻访”专属微信小程序。轻轻一点,青少年就可以通过小程序上的红地图搜索到身边的红场馆、开启红知识学习之旅。不仅如此,小程序还是线下寻访的“卡器”,可实现组队报名、查看任务、预约卡、分享精等功能,让“红寻访”的趣味和吸引力大幅提升。
来自松江区新桥中学的小蜜蜂小队,上海师范大学的志远队等10支队伍通过线上组队+线下“沉浸式”体验的方式,玩转“红大寻访”小程序,以“高分玩家”身份获得2019年“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大寻访活动优秀团队称号。截至目前,“红大寻访”小程序点击量接近10万人次,#红大寻访#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87万。
上海是中国的诞生地。2016年7月,上海启动的诞生地发掘宣工程,截至目前已认定的上海红文化纪念地从600多处增至1020处,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上海红文化图谱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红大寻访”不断拓展合作场馆,目前已有100家红场馆、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入“红大寻访”卡名录,共同发挥史“教科书”“营养”的重要作用。(共青团新闻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