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江津区中心院儿童院发展纪实
江津区中心院儿科主任李锋
人民网重庆11月14日电 温馨舒适的儿科房,床单、窗帘等都描绘着各种卡通图案,转动的风筝和可爱的小马吸引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目光。干净宽敞的新生儿房,玻璃花房般的儿童雾化室,温柔可亲的生护士总是微笑着嘘寒问暖……这里处处洋溢着温馨。在江津区中心院儿童院,许多妈妈们正在感受着儿科搬迁后带来的暖心变化。
今年3月份,江津区中心院儿童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让江津区儿科的发展走在了渝西片区前列。这不仅是一个儿童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更是一个儿科团队在索为基层儿提供优质综合服务的有效实践。
发挥综合院优势提升儿科服务水平
“太感谢了!你们都是孩子的救恩人啊!”今年6月,38岁的高龄产妇体验了一次惊险万分的生产过程。她腹中的胎儿在江津区中心院产前检查时生体征微弱,为此,生产前,院产科生、儿科生在她床前一起来守护产程,孩子生下时无自主呼吸。
“快,行心肺复苏、机械通气、PS支持!……”一系列抢救措施实施后,孩子恢复呼吸,护团队顿时鼓舞起来。
儿科主任李锋告诉记者,这样的儿只有几分钟时间的有效抢救机会。要是放在以前,科室是没条件救的,只有建议产妇提前到重庆大院生产。如今,随着儿童院的建成,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新生儿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同时,得益于跟院产科、麻科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优势,儿安全可得到大限度的保证。
李锋主任介绍,0至14岁的儿都是属于儿科范畴,孩子年龄及差异大,往往在接儿时会遇到相对复杂的疾或内外科疾混杂况,此时,充分利用综合院多专科合作的团队优势,才能保障的完整和准确。
依托三甲综合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该院儿科提升了自身对儿科疑难杂症的能力和急危重症儿的抢救水平,在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将这些再次运用到了临床当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8月份,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学精,儿科接了一名在市级院因危重而无奈放弃的贫困家庭新生儿。通过儿科新生儿团队二十多天的抢救,儿脱离了生危险并奇迹康复了,经过后期的随访、评估,儿体格、经、心理发育均达到正常儿童水平。
目前,儿童院拥有儿科门急、哮喘门、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集、科研、教学、防保为一体,是本区唯一重庆市市级临床儿童重点专科及儿科住院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服务范围辐射江津、璧山、永川、北碚、巴南等市内区县及贵州、四川等省外地区。随着儿童院的进一步发展,将在儿科上走出精细化、人文化路线,让儿科更加细化,贴心,真正将本地优质资源向儿童倾斜,为渝西片区儿童在疾救、健康保健、人文关怀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生为儿童检查
专注儿科人才培养造就优秀团队
江津区中心院儿科始建于1980年,38年的发展过程中,儿科人才阶梯培养始终是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后,一直在江津区中心院工作的李锋,十余年来,他从一名儿科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及科室管理人员,他的成长经历也是好的说明。
1999年7月,从重庆科大学儿科系的李锋来到江津人民院,在儿科岗位上勤勤恳恳一干就是9年。2008年,作为培养对象到重儿童院专业进修呼吸和儿童保健。这次进修经历,让李锋对儿童保健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深刻认识到“儿童保健预防比疾更重要。”回来后,李锋作为科室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他将这阶段所学的理论和技术完全运用于临床。在拓展常规疾的基础上,在江津区率先开展儿童心理咨询。并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留守儿童做心理咨询及上门服务。同时,他也将所学分享给同事,激励同事工作热并热忱服务更多的儿。
“进修回来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造一个儿童院,为儿提供救和健康保健等综合服务。别是2012-2013年间,到万州三峡中心院儿童分院挂职院长助理后,这种愿望更加急迫。前后十年的时间,如今都实现了。”李锋主任颇有感慨地说。学科的发展,人才是根本因素。在江津区中心院儿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也别重视人才建设工作。先作为学科带头人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学习,积累。时时追寻并掌握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及时授引导给科室团队;不断学习和提高管理水平;不计得失积投身公益服务……除了上述的挂职锻炼,2015-2016年间,李锋主任自愿申请,参加国家中组部批“组团式”援,到西昌都人民院担任儿科主任1年,不畏高原的严寒困境,在解除当地儿疾苦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当地儿科的水平,工作成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及和自区卫计委的表彰。
除了自身建设,李锋主任更专注于儿科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他不仅随时给院汇报、提交儿科的发展规划,还常常通过政协江津区委常委等身份,向政协江津区委提交关注儿科人才流失与儿科人才团队建设等提案,这些提案都获得了江津区委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及区级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并实施了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在学科人才普遍紧缺的况下,儿科依然实现了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如今,儿童院拥有主任师2人,副主任师2人,主师8人,住院师1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重庆市级儿科专业学术任职10余人次,学术影响力在全市区县级院儿科中排在前列。
“人才引进来了,还要留得住。为此,我在人才管理方面也下了一些功夫,比如健全管理机制,绩效上侧重临床一线人员,在一些重要会议及活动中,加他们的参与度,让科室成员积发挥主观能动。同时,加沟通,每个人都确定一个职业规划,让他们有目标等。”李锋介绍,人才建设的成效直接应在服务能力的提升,及儿的满意度。据统计,2017年,儿科门量达十余万人次,较2016年的七万余人,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谈到下一阶段的规划,李锋主任眼坚定地说,虽然当前完成了十年前建设儿童院的构想,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未能满足本地儿的实际需求。候时间较长、儿童外科疾无法处理、儿就感受不佳等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所以下一步,儿童院的发展重点就是进一步引进人才,拓展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的专业服务,如开设儿童外科、儿童康复理等业务,并在在便民服务方面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儿童休闲及科普场地,以便儿在享受就、检查、拿等一站式服务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学习和的快乐。本着公立院和对于公益事业的责任,江津区中心院儿童院未来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儿童保健和康复,帮助更多儿拥有身心健康的童年。(胡虹 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