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公布,50%以上镇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
昨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重庆市(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重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要求明确规定,到2020年,主城区公共机构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制分类,50%以上镇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
怎么试点?
市生态环境局介绍,试点范围为重庆市主城区,包括9个行政区和两江新区、高新区等2个开发区。试点期限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试点只是一个阶段任务,“无废城市”建设是个长期工作,因此,《实施方案》将部分任务延伸至2025年或更长时间,同时自2020年起,重庆市主城区以外其他区县(自县)、经开区根据实际况,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终覆盖全市域。
目标是啥?
到2020年年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初步构建系统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基本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全面提升。
到2025年,建成涵盖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固体废物智慧管理平台,形成高效协同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无废城市”初步建成。
到2035年,建成完备的固体废物地方政策法规体系,固体废物管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无废城市”理念深入贯彻到经济各个领域。
《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共设定45个指标,包含19个必选指标、23个可选指标、3个指标。3个指标是根据重庆,我们自主设置的分类收运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快递包装废物源头/过程减量控制、城镇污水污泥综合利用率这样三个指标,在体现共的同时,更体现个。
针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考核合格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考核合格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现状值已经达到90%~95%,明显高于国家要求和全国79%平均水平的指标,我市自加力,高标准、严要求,将目标值提升至95%~100%,确保体现“上游水平”。
针对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现状值相对落后于全国水平的指标,我市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科学合理确定指标提升水平,力争实现“弯道超车”,并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示范。
有啥任务?
我市化索创新,在推动建立固体废物产生量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体制和长效机制等方面大胆索,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具体而言,《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的5大方面任务和举措。
到2020年,主城区公共机构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制分类,50%以上镇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新建或改造3处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建成投用第四垃圾焚烧厂、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推进洛碛二期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
同时,实施工业绿生产,立足重庆产业,构建汽车、笔电行业“零部件制造—整车(整机)生产—销售—回收—拆解—再生资源利用”循环产业链。加汽车拆解行业规范管理,推动拆解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报废汽车拆解等行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培育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绿生产。以及践行绿生活方式、不断完善体制、总结凝练试点经验。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 记者 郑三波 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