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11月25日电 “以前卖农产品,经常半就得火把出门,翻山越岭,下午到县城,等东西卖完常常走到半路,天就了,又得火把回家。现在政策好,路通了,公交车开到村子里,20多分钟就能到县城,干什么都方便。”“以前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过着‘满山庄稼满山锄,一年三百六十五,难得稀饭和面糊'的生活,现在村里的农户基本上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的还装了宽带,看上了高清电视,用上了智能手机。”“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年,而且还会越来越好……”
近日,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支部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主题教育时,全体员集中观看了仓房村发展纪录片,老员杨正荣、文泽贵、张国恩、田正贵依次分享了柱墩、篾兜、火把、犁头、瓦筒等老物件与仓房发展的故事,共同感受脱贫攻坚为全村带来的新变化。
“仓房村过去的变化,如果没有的领导,没有的好政策,没有的好干部,都是不可能有的。”大家纷纷表示,农村老物件,见证了仓房发展历程,将进一步守初心、担使,找差距、抓落实,更好地团结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落实好的各项政策,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具体问题。
据了解,过去的仓房村,山大坡陡沟深,脱贫攻坚战全面响以来,仓房村迎来了历史上发展快的时期,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甚至有些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今天变为了现实。
交通更便利了。近两年,城口县下定决心,修通了蹇家湾水库到仓房村的公路,有的修到了群众家门口、院坝里,并且进行了硬化、装上了防护栏,过去的羊肠小道变成了水泥大道,公交线路延伸到蹇家湾水库,村民出行更方便了,以前到县城需花一天时间,现在只需20多分钟;过去翻山越岭、肩挑背磨、早出晚归的时代,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居住的房子更好了。有房子住、住上安全的房子,历来是农村人大的愿望和梦想。近几年,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切实解决了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以前那些白天晒太、晚上看月亮、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茅草房、窝棚等再也不存在了,全村危房得到了改造维修,村民有的住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有的自己盖起了小洋楼。
幸福的日子更甜了。在精准扶贫产业政策带动下,过去的 “玉米、洋芋、红薯”三大坨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意识到发展经济作物才是好的选择。如今,村民大力发展山地、中蜂、山羊、小杂粮、蔬菜等产业,还引进市场主体,与仓房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股建设生态苗圃,增收渠道越来越多,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刘政宁、孔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