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汽车消费投诉多 工商严查4S店
重庆商报讯 提车要加价、搭保险和内饰……近年来,不少汽车消费象饱受消费者诟。昨日,市工商局发布消息称,我市将通过严查汽车4S店,对汽车消费中的顽疾展开专项行动。
象
不在4S店办按揭无法购车
“明明承诺可以不用在4S店办理按揭,结果签订合同后,4S店的销售人员却称,若不在该处办理按揭就不销售汽车。”昨日,北部新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介绍,今年3月,市民刘先生在某4S店购买德系豪车,缴纳了30000元定金。订购前,该4S店承诺可以不在该处办理按揭。然而,订购后,刘先生却被告知必须在该处办理按揭,否则不销售该车。终,经工商部门调解,汽车经销商同意消费者自行选择公司办理。
声称停产不提供维修服务
昨日,市民王先生告诉商报记者,他于2006年末购买了一辆某品牌轿车。去年9月,王先生发现车辆仪表损坏,无法使用,遂前往4S店维修,要求更换仪表。没想到,4S店却称,这种型号的车已经不生产了,提供不出新配件,无法更换也无法维修。
“汽车修理太专业了,而我们是门外汉。”王先生无奈地说,现在,爱车成了摆设。
问题
销售和售后服务是投诉热点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申诉举报也随之升温,其中一半涉及合同纠纷。”北部新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称,仅去年该区就接到汽车类申诉177件,同比增加14.7%。其中,合同问题71件,售后问题64件,质量问题28件,虚宣4件,不正当竞争、搭售及附加不合理条件4件。
该执法人员表示,消费者和商家在信息上完全处于不对称位置,遇到汽车消费纠纷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是哪方的责任。同时,我国汽车鉴定机构很少,鉴定费用高、时间长、程序复杂等,消费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九龙坡消委会在对近年来消费者映的汽车行业投诉问题进行梳理后发现,消费者在销售、售后服务、争议解决、个人信息披露等4大方面映的问题多。具体包括产品质量低劣,对油耗、保养问题等进行虚宣;搭售保险、制按揭等“捆绑销售”;瞒车辆瑕疵甚至销售翻新车;用非原厂零配件冒充原厂配件;加价提车;维修环节,往往出现配件不全,或维修多次故障无法排除等售后服务滞后;售后维修虚列项目工时费和配件费,重复收费;出卖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等17项。
“整的重要背景是,近年来,汽车4S店利用其优势侵消费者权益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市正常的汽车经营市场秩序。”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以来,工商执法部门就对我市主城区汽车4S店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专项整行动。
处罚
对违法行为将从严查处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我市主城区共有汽车4S店98个,涉及汽车品牌47个,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新区、渝北区、高新区、渝中区、巴南区和南岸区等辖区。市工商局将在4月以来组织的专项整行动基础上,对消费者映烈的汽车4S店制搭售保险,收取按揭购车手续费,收取保险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和公司“返利”、“好处费”,进口车价格暴利涉嫌垄断等违法行为作进一步排查和。
“一旦查实,坚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商部门将严把汽车维修市场准入关,还将借助媒体对汽车行业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同时,消费者若遇到相关纠纷,可拨12315进行申诉举报。工商部门将对消费者投诉较多,且屡教不改的汽车4S店从重处罚。例如,加价提车将依据《重庆市不正当竞争条例》按高限予以5万元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