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13368080804(微信)
服务项目
快速注册公司 抢占商业先机 财税问题交给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中青新闻
5大原因让人孤独焦虑 3类人需关注心理问题
发布日期:2019-11-25 10:43:26

编者按: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身边人焦虑的频率越来越高。一项针对2000名成年人的发现,62%的人认为生活正变得越来越令人焦虑。5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5年里对金钱更加焦虑;对变老(40%)、外貌(32%)和职业发展(30%)的担忧也是焦虑的主要来源。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明确任务,指出“加心理健康促进,有助于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公众幸福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大多数人始终不把精心理问题当成严重的事。其实,焦虑感棚,心理力过大,都会让自己的身心深受其害,我们该如何来减少焦虑,降低力,让自己的生活幸福多一点呢?今天人民健康网就与你聊聊这个话题。

五大原因让人焦虑

1.离不开智能手机。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全世界的大事都会涌入我们掌中的手机。虽然我们比以往交流得更多,却比以往更孤。人类需要通过感官进行交流——无论是触摸、眼、嗅觉以及其他联系,比如笑,甚至眼泪。这些都在数字交流中被忽略了。

2.过着“双重生活”。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暴饮暴食或出轨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这些人通常是因为需要长时间、高度地工作,以至于人前人后“分裂”,焦虑挥之不去。

3.对健康的担忧。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方面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可能会让我们上“疑症”。院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在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就怀疑自己有很严重的问题。例如,排便习惯改变、进食后胃胀或者体重减轻,就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肠。

4.“看起来更完美”让人力大。1/3的人表示,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人和秀文化的世界里。这样的文化使得“普通人”都想变成公众眼中的偶像,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很多人由于“比上不足”而厌自己的外形,成为焦虑的根源。社交媒体也助长了这种焦虑和专注。

5.年轻人力越来越大。一项发现,焦虑症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这符合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人们在二三十岁时面临双重力,即亲密感与孤感。人们需要找到合适的伴侣,但又担心无法很好地经营关系导致孤单终老。

三类人更需要关注并预防心理问题

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迈进的过渡期。在身体、自我意识和人格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面临多种危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绪和行为问题。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很可能影响今后的发展。我国3.67亿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心理障碍率为21.6%~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成年早期的罪、酒瘾、吸、人格障碍发生率是普通人的5~10倍。

女。因为拥有细腻的心思,女比男想得更多,她们的烦恼也更多,尤其是感用事、过度迁就、顾虑重重和过分依赖的女。与男相比,她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经衰弱、癔、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

老年人。到了老年期,人的器官开始老化,功能出现衰退,各种躯体疾陆续出现,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种精心理障碍,常见的是老年期抑郁障碍,其他的还有老年期谵妄、痴呆、老年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在社区居住的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重型抑郁症率为1%~5%,70~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率增加一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常出现于慢躯体疾、认知损害和功能障碍之后,存在高自风险,给者、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不喜变动的人幸福感高

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给喜欢畅想未来、求新图变的人一则提示——期望自己在未来10年里维持现状、不喜变动的人,生活中的幸福感才更。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约瑟夫·雷夫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4963名参试者展开了为期10年的追踪。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让参试者对自己未来10年中的地位、财富、健康等的变化给出预期,并于10年后评估参试者的生活满意度。分析发现,预估自己没有太大变动的参试者,10年后幸福指数高;而那些期望在10年内变得更好或更糟的人,生活满意度都会降低。研究结论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与人格科学》杂志上。

雷夫博士表示,善于感知“未来自我”与“现在自我”的相似,提升了人们的延迟满足感(指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有助长期的生活规划和积努力,包括有计划地储蓄、关注自身健康等。当然,如果人们能对未来的自我修养做出一些乐观的预测(比如“将来会更富有同心和智慧”),那么他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

运动是心的“兴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表示,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中一种化学物质——内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又称为安多芬,是一种大脑分泌的类吗啡激素。之所以称作“内啡”,是指体内产生的类吗啡物质的意思,它能产生跟吗啡、一样的止痛、让人欣快的作用,相当于天然镇痛。从功能上讲,内啡肽除了能够缓解疼痛,还能调整不良绪,使人身心愉悦,哀伤;还能改善失眠;调动经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振奋精,激发创造力和改善工作效率。很多人在心不好的时候不愿动,但躺着瞎想会让你的心更糟,建议精状态不好的时候,更要动起来。

那多大的运动量合适呢?饭后步能不能有效果?其实,并非所有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中等偏上度的运动才能刺激内啡肽分泌,比如登山、篮球、羽毛球、跑步等,坚持30分钟以上即可。从这个角度讲,饭后的步也许更多是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如果想要改善绪,还需要安排度更高一些的运动。但运动锻炼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过于密集和高度的运动而会导致更多的焦虑、更高的经紧张度。建议每两天一次的运动频率为宜,每次运动不宜超过90分钟。以前缺乏运动或不宜进行高度运动的人可以选择快步走的方式,从每天15分钟,坚持一周后增加到20分钟、半小时,循序渐进,让身体慢慢适应,直到流汗的程度为宜。

马健文建议。即使没有绪心理问题,也应养成运动的习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力,这些力对我们心理状态的影响是潜在的,很难被察觉到。定期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每天积的负面绪,及时疏导。

心理有力 这些招应对

一旦发现心理问题,不能“无为而”、一味忍着,需要积应对。一般说来,出现心理不适,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我调节。

正确面对力。遇到挫折时,转移注意力,暂时抛开烦恼,先做喜欢做的事。等心平静后,再重新考虑如何解决烦恼。

以的方式适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有你的精,我有我的自豪。立足点不一样,闪光点也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的方式适应,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

学会宣泄。不顺心、不如意时,可以通过运动、、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不愉快绪,切忌抑负面绪。

用积的方式与人沟通。改变对待他人的态度,善意待人,不要处处与人争,更不要随意猜测别人,必要时学会妥协,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

一旦觉得自己心理力过大,自我调适无效,就应积求助于专业人员。

当我们在面对焦虑、力时,其实解决之道还有很多,如深呼吸、冥想、与人倾诉等,学会放下,学会宣泄,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加一点光,让自己的生活从些幸福一点点。(人民健康网综合自生时报、北京青年报)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主城)  重庆小精灵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潼南区)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13368080804  13320337068
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
Add:重庆渝中区大坪莲花国际商业1-85(永辉超市楼下)
Add:重庆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第1页 本站导航-第2页 本站导航-第3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四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五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六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七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八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九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八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九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一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三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四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五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六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七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八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九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