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13368080804(微信)
服务项目
快速注册公司 抢占商业先机 财税问题交给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中青新闻
警惕区块链成行骗“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19-11-21 13:09:51

近期,区块链技术大热。一时间,多种数字货价格上涨,资本应声狂欢。从幕后走到台前,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另一场“盛宴”却在暗流涌动:蹭热点欺骗投资者、炒作数字货“割韭菜”、发行“空气”、着区块链旗号销、诈骗……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的行为大有抬头之势。

业内人士建议,发展和利用区块链技术,要守正创新,回归技术和应用本源。一方面,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和落地;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惕一些借区块链炒作行骗苗头和部分区块链项目的泡沫风险,给区块链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干净的发展空间。

区块链概念成股市“必蹭热点”

当前,不少投资者存在短期“炒”心态。星合资本席科学家胡震说,从近股市波动来看,一些投资者其实并不关心区块链技术,也不关心区块链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多少收益,只是单纯希望公司能跟区块链挂钩,然后有游资助推股价上涨。

统资本市场,对于区块链的关注上升应为敏感。

10月28日,A股收盘时区块链指数大涨8.05%,单日涨幅创历史新高。当日涨停股达到96只,市场疯狂程度一度不亚于当年的雄安新区、创投、工业大麻等大热门题材。此后,区块链概念股又迎来波动、分化,10月30日,跌幅在5%以上的区块链概念股近60只,万方发展、暴风集团、日出东方、红相股份、百邦科技、维科技术、三力士、晨鑫科技、常山北明等跌停。

记者发现,近期,不少上市公司为拉高股价而搭上区块链这一火热概念,有刻意炒作之嫌。

“其中有一批公司紧急宣布自主或与区块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但大多数公司未有任何应用场景,尚处于蹭股价、蹭概念和蹭流量的状态。”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永钰说。

从“上证e互动”(上交所建立的信息沟通平台)来看,从10月25日到29日,共有565条提问回答,其中有24%的问题即136条是有关区块链的。这些问题中涉及的上市公司一共有65家,其中16家给出肯定回答声明其公司在布局区块链产业,占比24%。

据互动易(由深交所推出,供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直接沟通的平台)显示,上述同期内,共有2330条提问回答,其中有34%的问题即792条是有关区块链的。792条区块链相关的问题中涉及的上市公司一共有326家,其中93家给出肯定回答声明其公司在布局区块链产业,占比28%。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虽然在回答中表明目前业务都没有涉及区块链,但是都表示将会对区块链进行研究索。

另据统计,3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超过500家公司公布了自己和区块链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其中披露具体区块链业务内容且属实的只有不到40家。

以上市公司广东文化长城集团为例:这家陶瓷公司自今年9月以来,连续发布了7则公司可能会被暂停上市的公告,但近期却因区块链概念迎来连续涨停。该公司近期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开发的2项软件涉及区块链技术,但尚未投入应用。

“地下”炒势头又起

一位转移境外的数字货发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此前已经陷入低潮的发公司近又“了”,或通过各种途径向买者空许交易“合法”,或由境内联系人重新进行炒作、网罗更多不合格投资人,很多人认为,“‘割韭菜’的机会又来了”。

比作为区块链技术第一个成功的商业应用,近期表现势。10月25日,此前徘徊不前的比价格突然开始势走高,在7400美元附近快速拉升,并于26日上午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涨幅近40%。除比以外,流通量占比前100名的数字货几乎全线上涨。

去年9月4日,监管将ICO(次代发售)定为“非法公开融资行为”,并正式叫停,此举有效遏制了境内炒作数字货、代面向公众募集资金的事态扩大,多数相关参与方已转入地下或境外。但近期,一些非法发、炒公司借助近期舆论对于区块链的关注,又开始鼓吹代交易。

这些项目将区块链概念和金融知识、货知识混淆在一起,浑水摸鱼,普通百姓根本难以分辨,欺骗。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眼下能够监测到的归零或空气达到755种,销102种。

记者在一个炒微信群中看到,有人声称“央行发行官方数字货火dcep,可在微信群中用数字货进行购买”,并称这一“官方数字货”将登陆海外数个数字货交易所。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介绍,近期,一些非法发机构和数字货交易所,或身处海外利用国内社交软件推销代,或利用海外服务器逃避监管。他们多以曲解中央政策造谣谣,甚至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公然声称“数字货就是区块链”“炒获官方支持”等言论愚弄公众。

济南市民陈敏去年曾经由朋友介绍进入一个数字货发售群,发方承诺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具有信用可靠、投资前景好的点。“去年买了一些他们发行的代后,别说挣钱了,不久就迎来了连续暴跌,很多人和我一样想要卖掉保住一些本金,但是得到的答复总是,耐心等待,后来就联系不上他们公司的人,群里冷掉了。”

记者了解到,陈敏所购买的这类骗人数字货被业内人士称为“归零”:值起初价格很高,引诱大众购买,会经历市值大幅下滑,后可能一路跌到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山东方介绍,这类数字货背后其实“一无所有”,每天的值波动,都是由后台人员随意设置的虚数字。

除了发炒者自己重新“抛头露面”,一些由资本操作的区块链自媒体也开始“煽风点火”。记者发现,近期一些自媒体平台发布关于数字货的谣言、不实信息,不少所谓区块链大V、名嘴的文章开始流于多个区块链自媒体,鼓吹数字货,误导公众认知。

业内人士介绍,很多所谓的区块链专业媒体,要么是由发者自己注资设立,要么是以收取软文费用和项目推广费用来盈利,成为代发行的舆论帮手,还有个别媒体由媒体发展成代投机构,从中牟利。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区块链为关键词进行统计,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国涉及区块链的法律裁判文书共566件,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数字货。专业人士指出,在眼下区块链热潮中,应该防范和加监管的,就是所谓的虚拟数字货,要加快推进相关立法。

“区块链项目”成骗子新衣

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了解到,近期,一些涉嫌销、集资诈骗组织披上区块链、数字货等时髦“外衣”,承诺低投入、高收益,坑害有投机心理的公众。

这一轮区块链概念红以来,已经出现不少区块链概念被误用、歪用现象:层出不穷的区块链培训良莠不齐,夸大教学价值与应用范围,谋求不当利益;各路区块链论坛你方唱罢我登场,花式“傍权威”,借力部门、官员和专家进行商业营销;“区块链肉”“区块链白酒”“区块链保险”“区块链票据”等区块链应用项目在各行各业逐步推出,多为“挂羊头卖肉”……

一些投资人介绍,目前,多数涉区块链项目技术成不足,商业炒作有余。万向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肖风介绍,目前绝大多数区块链创业公司没有真正应用区块链技术,只是炒作概念。

网络间流的一个段子这样形容新一轮借助区块链的商业炒作:以前靠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忽悠投资人的团队,现在正在把PPT内容改成区块链的。点融区块链技术总监肖诗源说,很多借区块链概念炒作的公司根本没有实体项目,本质是骗子圈钱,他们不关心项目本身,而是希望直接赚到钱。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介绍,目前监测到区块链公司中,带有区块链这三个字,或者它经营范围内带有区块链的,大概有32000多家,但是经过核查发现,真正拥有区块链技术的不足百分之十。

着区块链幌子行骗,不仅存在于商业炒作,一些违法罪团伙也起了区块链的主意,造成更大危害。

不久前,一款自称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运动APP趣步被湖南省长沙市有关单位立案。根据趣步的宣,趣步是区块链加运动大数据,用户只要走路、跑步,就能获得“糖果”作为励。“糖果”可以换购商品甚至提取现金,用户只要每天走够三四千步,每月就能至少赚200元,上不封顶,推广趣步,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方认为,趣步APP是“典型的金字塔销模型”,圈称之为“资金盘”,是统销手段结合“区块链”“大健康”等新概念的结果。截至2019年9月6日,趣步APP登记用户已达7300万。10月14日,长沙市经开区相关人员在市长信箱中明确回应称,趣步科技涉嫌非法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目前已被有关单位立案。

今年8月13日,上海浦东方通报了一起诈骗案。这是一款自称区块链养宠物的游戏,将区块链和网络养虚拟猪相结合,许诺收益可观:养虚拟猪15天后平台收购,就有28%的收益。但实际上,所有交易都是由平台人员操控,甚至赤地把参与者称作“韭菜”,公司随时准备变更手续跑路。

类似顶着“区块链+”名义行骗等案件呈现多发态势。今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盐城市等多地破获以“区块链”名义实施的诈骗案;湖南省衡市方破获一起ICO诈骗案,作案团伙以区块链为噱头,发行“英雄”,短短两个月时间,募集到近4万个“以太坊”虚拟数字货,价值近3.5亿元。去年3月,深圳方破一起大集资诈骗案,以着区块链幌子发行数字货,套取公众存款超3亿元。

加快技术落地 惕“一阵风”式发展

面对不断翻新的“花式割韭菜”行骗行为,业内专家建议各级部门在继续严监管的基础上,更应不断升级监管手段和能力,持续加大宣科普和击力度,避免群众上当受骗。

根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提供的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5月,全国已成立区块链产业园22家,其中20家为主导或参与推进。不过有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些产业园有三成空置率超过50%,而从公开信息看,各地还有一批新的产业园正在规划当中。

受访专家建议,监管部门需惕投机炒作区块链概念、行业脱实向虚的苗头,地方要加对于区块链技术研究,守正创新,避免“大干快上”一拥而上。

1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019)》阐明区块链“为实体经济赋能”的定位,遏制“炒”,关注理可持续的“上链”。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于佳宁说:“因为区块链确实是一个新的领域,它造价值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数字金融体系,但是不能让技术变成违法挡箭牌,不能让这样一个新的领域变成监管洼地,一旦出现监管洼地就有可能吸引大量违法罪行为,转移到这种新的领域中来,会扰金融秩序,同时会使得这种新的技术污名化,扰新的技术正常发展。实际上,击违法罪,其实也是去推动区块链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重要举措。”

肖诗源、胡震等认为,政策风口成为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应避免“一阵风”式产业发展,惕刺激出“市场泡沫”。

高永钰认为,对已经发布过公告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要进行问询和监督,落实其公告内容。对于蹭热点、蹭概念以达到操纵股价的上市公司,要进行处罚。同时,对部分数据爬虫公司、征信公司进行力监管,防止其利用区块链概念对用户进行侵。并尽快落地区块链技术的场景应用,支持有应用场景的金融企业、大型商业企业或智慧城市、能源电力企业进行推广部分区块链示范项目,以达到进一步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的目的。

许泽玮认为,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的况下,要防止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借助政策的支持,成为新的资本“洞”,重蹈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数字经济模式畸形发展的路径,给投资者和整个带来巨大的损失。

山东科学院计算机中心研究员王连海建议,地方加区块链技术的学习,既要抓住时机,又要避免盲目的“大干快上”,惕被着区块链幌子的伪技术项目蒙骗,避免区块链产业园区异化成圈地建房、金融投机行为。

“地方要多用竞争政策,少用或不用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要让市场主体去自主决策,这样会大幅度减少盲目重复跟风建设现象。”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说。

刘志彪认为,要把注重科技创新与项目的市场化落实分开,前者是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具体是要让企业自己去决策,不是要亲自动手搞项目推进。

受访专家认为,发展区块链技术,更适宜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决定作用,以“有形之手”推动相关资源流向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引导人才、资金、项目、数据等流向能够实际提升生产效率、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领域,流向切实改善民生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领域,流向真正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据共享的领域。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主城)  重庆小精灵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潼南区)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13368080804  13320337068
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
Add:重庆渝中区大坪莲花国际商业1-85(永辉超市楼下)
Add:重庆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第1页 本站导航-第2页 本站导航-第3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四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五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六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七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八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九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八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九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一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三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四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五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六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七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八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九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