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敏)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在近日的一场媒体座谈会上表示,一些企业“平时污不作为、急时“一切”,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损害和的形象、公信力和合法合规企业正当权益,也危害生态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违背生态环保工作的初心和使。
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发展的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促进企业绿发展,随后,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民营企业绿发展,共同为赢污染防攻坚战努力。
然而个别地方为了达标,出现“用力过猛”的况,硬限产、停产、关闭企业、封相应的原料、能源供应和运输设施等,引起了个别民营企业的。针对这样一切的问题,万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以来态度鲜明、坚决对。
万说,在环境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一直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办事。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环保“一切”问题,环境部相继出台多份文件严加防范、严格止。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也坚持“双查”,既查不作为,也查作为,并通报了个别地方“一切”典型案例。
万表示,急时“一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平时不作为。自9月1日起,生态环境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行动,重点解决对群众映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闻不问、敷衍整改等平时不作为行为,同时坚决纠正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切”行为。
万透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也将继续紧盯不放“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责,绝不姑息。生态环境部也将保持定力,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履职尽责,督促平时不作为的地方和部门切实加日常监管,从源头上解决急时“一切”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