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学晓明说话了,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有以下几个征
发布日期:2019-09-02 21:43:23
来源于:http://news.cyol.com/app/2019-09/02/content_18139969.htm
晓明在《中餐厅》里的口头禅让人感了。身为店长的他,从不听取店员的意见,总爱说“听我的!一个人说了算!”以及“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此类“明言明语”直接将晓明推上微博热搜,并给他送上了“中年王子”这一名号。网友吐槽说,之前只是觉得晓明演啥都像霸道总裁,看了他在《中餐厅》里的表现以后,发现也许只是演出了真实的自己。吐槽归吐槽,但晓明说的这些话,还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思。在研读了“明语录”以后,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如何说话会被群嘲”,但你知道,怎么说话才能得人心吗?今天,就借用一下晓明作为面例子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如何好好说话”这个话题。想好好说话,先就需要把“听我的!一个人说了算!”换成“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是什么吗?”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节目里的一个典型场景:为了让售卖更方便,做菜更高效,林大厨在员工会议上提出实行单人套餐、双人套餐、四人套餐等多种并行方案。此时晓明的回应是:“我建议你,依然还是听我的,做成单人套餐(就可以了)。”大厨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只做单人套餐,会导致菜品工作量变大很多。晓明装没听见似的:“不要,全部做单人份套餐。”林大厨无奈地耸了耸肩,叹息道:“如果这样,我建议就不走套餐,全部单点。”此刻,店员王俊凯、财务负责人秦海璐也都纷纷点头对林大厨表示了赞同。然而,晓明却忽略了所有人的意见,不耐烦地说:“听我的!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事不需要讨论!。”可以看到,当有着数年宴会餐饮经验的林大厨明确表示了只做单人套餐不可行的况下,晓明仍然固执地认为餐厅只需要运行单人套餐一种销售方式就足够了,并且表明这件事没有讨论的余地。而一句“听我的!一个人说的算!”可以说是惹怒了在场的所有员工。在中餐厅第二季,还是赵薇当店长时,晓明还不是这个样子,但在自己当上店长,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后,他的说话方式就变成令了。令意味着别人必须得听你说话,即使你说的话看上去别不靠谱,而在别人表示出不同意见时,提出令的人会将之视为不顺从,会用尽方式,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明语录“的迫意味就非常明显,比如:批评:“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指责:“你们不要了,就这样,都听我的”乃至于利用对方的内疚:“要不我觉得你别干了吧”但只要人们认为对方是在迫自己,就必然不会乐于满足对方的需要。即使不像晓明那么夸张,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令他人,尤其是自己处在地位较高的那方。仔细想一下,老师对,父母对孩子,老板对下属,是不是会更倾向于使用这种令式的语气?比如说:“你今天怎么又那么晚回家?我不想听你解释,你这么晚回家就是错了。”“你怎么又没关会议室的灯,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很浪费吗?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小心。”……这样的话,其实和“听我的!一个人说了算!”一样,都属于封闭式对话。这种话,让对方即使有满肚子的委屈和想法,也佛被堵住了嘴,再难开口。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出了与令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沟通方式:请求。请求的核心在于,放弃自我中心式的,对方必须满足自己愿望的想法过来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愿意去体会是什么妨碍到了对方说“不”。对晓明来说,这意味着他在说出自己的决定和理由以后,也要耐心地征询林大厨的意见,并且深入了解林大厨想法背后的原因。如果晓明当时多给林大厨一些时间,让大厨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许就不会有接下来的矛盾和整个经营场面的失控。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其实不只是晓明,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都倾向于评判、比较、令和指责,而不是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尝试有意识地在沟通中说出这些要素:1、观察:什么是我的观察?2、感受:我的感受如何?3、需要: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4、请求:为了改善,我的请求是什么?说出这些要求,对方也会更倾向于接受,即使不接受,他也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理由,双方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且认真寻找优解,这种时候,讨论才真的是讨论。比如说,如果晓明想继续坚持单人套餐的销售方式,他可以这么说:“我观察到别的餐厅采用单人套餐制,我感觉这样能够让配菜更简单,我们现在要尽量加快上菜时间,所以我建议能够只准备单人套餐。”这样,对方即使不同意你的看法,知道你这么做的理由后,也会更愿意交流,而不是像节目里那样怨声载道了。简而言之,沟通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做出改变,来迎合我们自己,而是应当在重视每个人感受的基础上,真诚而坦率地与人联系,这才是真正的“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