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北京4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今天举行的2019年月球和深空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我国正在组织开展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和中国个火星测器等重大工程任务的研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将支撑推进无人月球科研站、小行星测、火星和木星系测、太系边际测和行星际测等一系列后续重大项目的规划及实施。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实施5次月球测任务,分别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高速再入返回试验、嫦娥四号,这些测器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此前,国家航天局曾披露,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已在规划中,我国次火星测任务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四号测器和火星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透露,截至目前,玉兔二号巡视器已经在月球背面行走178米,各项科学设备顺利开展工作、运行良好,工作时间已经超过预期寿3个月。
孙泽洲还透露,随着国内外科学家对嫦娥四号发回的相关数据的共同研究,人们有望在近期迎来“人类在月球表面历史为悠久的火山口所取得的一系列振奋人心的重大发现”。
当天的研讨会以“深化交流合作,携手促进月球和深空测发展”为主题。月球和深空测活动是人类研究地球、太系和宇宙,开展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空间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据统计,迄今为止全球发射200多个月球和深空测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