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2日6时讯(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辛晨)小小厕所,一头是民生,一头是文明。
农村改厕工作开展以来,重庆万州按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鼓励自建、以代补”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先后投入资金1905万元,进一步健全区、乡、村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化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扎实推进该项工作。通过卫生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环境卫生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农村粪污理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建立,为把万州区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下坚实基础。
“改”出农村新生活 “改”出文明新风尚
厕所是日常生活必需场所之一,农村改厕与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卫生环境息息相关。
为加快推进改厕,努力提升美丽乡村的新内涵,提高广大群众生活幸福度,万州将农村改厕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相结合统筹推进。按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鼓励自建、以代补”的基本原则,形成区、乡、村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化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区卫生健康委成立“厕所革”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全区“厕所革”工作;乡镇街道负总责,把农村改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化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做好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按照职责分工,严格履职,坚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通过实施计划,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改厕工作刚开始时,很多群众不理解,村民改厕积不高。如何变被动改厕为主动改厕?那就要加大宣,营造良好的改厕氛围。今年以来,全区各镇乡、街道充分利用村级广播、LED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海报、印发宣手册、入户走访等宣形式,使“厕所革”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着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并把改厕与卫生、健康、防、除害知识宣结合起来,提高群众讲文明、讲卫生、除陋习的意识和参与意识,提升群众对“厕所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引导群众爱护公厕、文明如厕,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增改厕的主动和积。截至目前,统一印发了改厕宣海报2000余份,宣手册5000余份。
光有宣还不够,还得化引领示范作用,做好农村改厕规划。据了解,为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开展,万州根据实际况将村(居)划分为一二三档,分类推进。以“五沿”区域、三条河流域划分确定的“第三档村居”为重点,采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方式,分阶段、分批次滚动推进,以点带面、积累经验、形成规范。同时,农村改厕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根据村庄条件,采用适宜模式收集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一系列细致谋划布局和扎实深入的宣教育,为全区农村群众卫生习惯的养成,卫生意识的提高和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有力地助推作用,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厕所变得干净了 居民心也好了
“现在我们家的厕所不比城里居民的卫生间差嘛,不信你们来看。”日前,在分水镇红豆村1组,村民陈思燕带笔者看了一下她家的厕所。笔者看到,地板、墙壁都铺上了带有花纹的瓷砖,不仅里面有窗子,还有蹲便器、浴霸、太能热水器。小小厕室,功能齐全,没有任何异味,亮堂堂的看着就舒服。
笔者了解到,陈思燕夫妇常年在西安工,虽然在老家盖了新房子,但老式的厕所的环境卫生、如厕体验一直是他们心中一个梗。去年,村里宣卫生厕所改造,陈思燕当即即就同意了,并利用过年在家的时间将厕所改建完工。“现在农村厕所和城市厕所一样,用起来方便干净,人也感觉舒服多了,农村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陈思燕说。
66岁的张友珍是分水镇红豆村的村民,平常只有他和老伴一起生活。刚开始村里刚宣农村改厕时,张友珍夫妻俩还有些犹豫,认为即使是统的旱厕有点不卫生,但是几代人都过来了,没必要再进行改造。
为了村民的健康生活,村干部没有放弃对张友珍一家的宣工作。村干部多次来到家中,向他们讲解卫生厕所的好处,终张友珍夫妻俩同意了,但又面临了新的难题。改建后的厕所粪便排放,需接入沼气池,但张友珍家的房子和沼气池中间还隔着一条公路,从厕所到沼气池还有近20米的距离。
家里没有壮年劳动力,张友珍的改厕意愿又烈,于是村干部又来到他们家中义务帮忙。他们不仅自带切割机,帮忙将公路切开,埋下管道,还在现场帮忙搬运物品,监督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终张友珍家的厕所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原来的厕所就是两块砖头,一个坑,连房子也是土堆起来的。别是孙女儿每次回来都会抱怨厕所太臭了,排便都不顺畅。现在厕所空间大、光线好,一冲就干净了,也不臭了,儿子、孙女儿回来看到后都很高兴。”张友珍一边高兴地说着,一边向笔者演示冲洗厕所的方便。“现在国家政策好,让我们农村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城里的舒适生活,真是太好了。也很感谢村干部的热帮忙,不然我们两个老人改建起来就难了。”
据了解,农村改厕工作开始以来,分水镇委、高度重视,将农村改厕与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同部署、同检查,建立定期通报、督导机制,做到每月一汇报。同时,注重宣发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宣、员会、院坝会、逐一入户宣等方式,普及改厕工作知晓率,提高居民改厕积,提升农村人居生活品质,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农村改厕的热潮。截至目前,全镇改厕任务已经完成90%,剩余任务将在本月内全部完成。
人居环境发生蜕变 生活品质提档升级
厕所虽小,却是民生的镜子。过去,走进农村,不少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环境差,厕所卫生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统的旱厕也是多种农村常见染疾的源头,农村改厕对提高农村环境和居民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改造后的厕所到底是什么样?据了解,万州农村改厕将严格按照国家《农村改厕技术规范》标准执行,要有“一池一洗”。
“一池”指便池,“一洗”指冲洗设施。地上部分要有厕屋,厕室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厕室内有蹲便器(瓷器便槽)、有墙、有顶、有窗、有厕门、厕室地面硬化,厕室内环境达到清洁卫生;地下部分有化粪池或密闭不漏的粪池。
同时,农村改厕不光是厕所外观的变化,重要的是还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据了解,万州通过推动厕所粪污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以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积畅通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还田渠道,加厕所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此外,把农村改厕与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衔接,使农村粪污得到有效理。既杜绝了播和环境污染,又让村容村貌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改出农村新生活、文明新风尚,让农村人居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下一步,全区将进一步完善规划,统筹推进。将农村改厕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污水理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整村推进。同时,落实责任,力推进。通过实责任、细化措施,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坚持质量标准,化督查考核,跟踪建设进度,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确保农村改厕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数字说变
◆2017年5月,全区进行农村改厕基础数据摸底,常住农户总户数为34.41万户,卫生厕所13.07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8%,非卫生厕所21.34万户,农村公厕277座。
◆2018年共完成农村改厕42837户,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50.7%。
◆2019年截至10月28日,已完成农村改厕31845户,完成任务的87.9%;农村公厕64座,完成任务的100%。
◆到2020年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