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13368080804(微信)
服务项目
快速注册公司 抢占商业先机 财税问题交给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华龙网资讯
全国重点网媒走进三亚“南繁” 探寻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发布日期:2019-11-05 21:51: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521时50分讯(记者 陈美西)袁隆平先生说过,他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今(5)日,壮丽新时代 美好新海南2019全国重点网媒走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大型活动采访团走进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繁),详细了解他的追梦故事,感受热带农业科技发展。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每年秋天,超过700家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业机构的近7000名科技人员,他们像候鸟一样从全国各地飞到海南;春天,他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将希望的种子撒向大地。因为这年复一年的例行“迁徙”,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南繁人。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南繁是指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利用海南三亚周边能够满足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热带气候与环境条件,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种子鉴定等活动。

南繁院内,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壁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南繁不仅是种子供给的“常备库”,还是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矮秆水稻之父”耀祥、“西北瓜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虫棉发明家郭三堆等科学家。

197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海南省三亚市南红农场,发现了野生稻花败育型雄不育株(简称“野败”),袁隆平利用这株“野败”,1973年在南繁基地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1976年成果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

由此,这里成了袁隆平“禾下乘凉梦”开始的地方。

南繁是种子供给的“常备库”。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美西 摄

据统计,如今南繁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亿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累计增收稻谷4.5亿吨。

接下来,南繁院还将落实海南自贸区建设规划,实施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南繁科技城等公共平台建设,带动越来越多的南繁产业扎根三亚。并以服务国家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为载体,为“一带一路”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两座“桥梁”。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主城)  重庆小精灵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潼南区)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13368080804  13320337068
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
Add:重庆渝中区大坪莲花国际商业1-85(永辉超市楼下)
Add:重庆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第1页 本站导航-第2页 本站导航-第3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四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五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六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七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八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九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八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九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一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三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四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五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六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七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八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九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