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5月23日,北碚区静观镇集真村卫生室,务人员正在为村民抓。 记者 万难 摄
5月23日,南岸区广镇银湖村卫生室,市民在此免费测量。 席记者 谢智 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期间,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调,“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其中,“基本有保障”是“三保障”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攻克因致贫、因返贫这块“硬骨头”?5月22日,市卫生健康委委书记、主任明会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数读保
目前我市贫困者“基本有保障”况:
●全市大专项救种达26种,救4.82万人,救率99.9%
●慢管理17.04万人,管理率99.7%
●重者兜底保障10.53万人,保障率100%
贫困人口全市平均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门费用自付比例降低到10%以内
(资料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实施“三个一批”
确保贫困者得到有效救
重庆日报:在解决“基本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重庆的现状如何?
明会:近年来,在解决“基本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重庆取得了阶段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保障到位,通过实施“三个一批”(大集中救一批、慢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兜底保障一批),确保贫困者得到有效救。目前,全市大专项救种达26种,救4.82万人,救率99.9%;慢管理17.04万人,管理率99.7%;重者兜底保障10.53万人,保障率100%。同时,通过分级制度建设,让优质资源逐步下沉到基层,常见、多发的县域内就率达90%以上。
二是经济负担减轻,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水平,既不拔高标准,也不降低标准。目前,贫困人口全市平均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门费用自付比例降低到10%以内,较大程度缓解了贫困人口费用负担。
三是贫困数量减少。目前,全市未脱贫中因致贫、返贫的有2.57万户7.91万人,比建档立卡时减少14.84万户,降低85.24%。
重庆日报:当前还存在哪些挑战?
明会: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不轻,比如在未脱贫因致贫返贫的2.57万户、7.91万人中,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贫困地区设施和人才队伍还存在薄弱环节;保障不到位和保障过度的问题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坚持“三个围绕”
建立“基本有保障”长效机制
重庆日报:要实现“基本有保障”目标任务艰巨,如何让它落到实处?
明会: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紧紧围绕贫困人口“有地方看、有生看、有制度保障看”的目标,坚持“三个围绕”,努力实现“三个全覆盖”,建立“基本有保障”长效机制。
具体来讲,一是围绕“看得上”,全市将加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在县级院、乡镇卫生院,深化“美丽院”建设,着力改善就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在村卫生室,全力推进标准化建设,通过改扩建一批(达到面积要求,完善功能布局,做到室、室、公共卫生和房“四室分开”)、联合设置一批(人口较小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整修搬迁一批(乡村生自用房或租赁房的村卫生室搬迁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方式,配齐基本设施设备,确保今年内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全覆盖。
二是围绕“看得好”,加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三放宽”原则(年龄、、招聘方式),为贫困区县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和属地化专科生,远程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加大对口帮扶力度,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确保县乡村机构合格生全覆盖。同时,我市将推进远程服务,年底前实现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并逐步向村卫生室延伸。
三是围绕“看得起”,推动“七道保障线”有效衔接,在2020年年底前转为基本保、大保险和救助“三重保障”;落实先后付费制度,减轻贫困者垫资力;完善“一站式结算”平台综合功能,实现贫困人口身份信息自动识别,报销金额自动核定,确保贫困人口保障全覆盖。
抓好“三个精准”
大专项救种今年将增加到30种
重庆日报:针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无全科生、部分行政村卫生室无合格村的状况,将采取哪些措施?
明会:只有基层服务能力了,者才能留得住,者的费用负担才会得到减轻。因此,加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的一个主攻方向。在乡镇一级,我市将推行“县聘县管乡用”,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开展基层卫生人员轮训,加大全科生培养力度,确保人才“用得上”;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生。在村级,将加村队伍建设,推行“乡聘村用”,采取卫生院派驻、定期巡、邻村共建等措施,今年年底前,实现村村都有合格村。
重庆日报:目前距离脱贫攻坚收官不到2年的时间,市卫生健康委在加贫困者救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明会:我们将从“三个精准”入手,确保贫困者得到有效、及时救。一是对象精准,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况明”。
二是措施精准,完善大临床路径、方案和质控指标,提高贫困者愈率,2019年,大专项救种将增加到30种,到2020年覆盖贫困人口主要大种,做到“措施准、覆盖全”。
三是服务精准,完善家庭生签约措施,提升慢签约服务质量,实现签约1人、服务1人、做实1人;建立贫困者“一人一策”工作台账,组织专家团队,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做到“服务优、效果佳”。
健康扶贫救助 让24岁奉节小伙重拾希望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李珩)这两天,冉景茂很忙,刷各种招聘信息,准备简历,恨不得马上出门工。
“我要赚钱,改善家里条件。”这是他的愿望。说这话时,他刚给广州一家工厂投了简历,年轻的脸庞上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冉景茂今年24岁,家住奉节县五马镇安静村15组,他还有两个妹妹。“去年9月大专后,我便到江苏工。”冉景茂说,由于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加上他吃苦耐劳,很受老板青睐,实习期工资就有6000多元。
今年2月,冉景茂回家过年,让他没想到的是,突发的一场大差点让这个2017年已脱贫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
离春节还有两天,冉景茂突然出现呕吐等症状,被家人送到奉节县人民院。
经断,冉景茂上消化道穿孔出,后又出现失休克,随即被送到三峡中心院抢救。
“危通知书就接到了3个,手术、输、康复等共花了近7万元。”冉景茂的父亲冉述炉说,当时,他感觉天都要塌了,一边为儿子的担忧,一边为钱发愁。
难道又要返贫?冉述炉心里有些凉。
虽然保报销了一部分费用,但仍要自付3万多元。冉述炉四处奔走,好不容易找亲朋好友借了2万元,才将费付清。
出院回家后,村支书李维上了门,在了解到冉景茂的况后,李维向五马镇卫生院应了这一况。
“我们立即启动了健康扶贫专项救助机制。”五马镇卫生院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市县两级救助,终,冉景茂只花了4000多元,不到总费用的10%。
“要不是有救助,真不知道怎么办?”事后,每谈及此事,冉述炉总是感激地说道。
春节后,五马镇卫生院全科生又多次上门随访,为冉景茂做康复。
“现在身体基本好了,算继续出门工。”冉景茂说,目前,大妹已在实习,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事实上,像冉景茂这样的受益者并不少。据统计,2018年以来,奉节县在全市统筹健康扶贫“五张网”基础上,再次筹集专项资金,对全县贫困者进行兜底。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救助4万余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422.06万元,全县贫困者住院终平均自付比例为8.7%。
记者手记》》
抓疾预防 让群众少生
李珩
五马镇安静村距离奉节县城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冉景茂的家就在公路边上,一楼一底的新房。可走进屋内,仍是水泥毛坯墙,除了一台电视外,没什么家具。
“房子是因为有易地搬迁补助款,不然都不敢修。”冉景茂说,后来他生新房建设就停下来了。
然而,冉景茂是庆幸的。不仅仅是冉景茂,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健康扶贫专项救助的受益者。那种1人生全家致贫、返贫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
不能让一个“”字,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大威胁。正因如此,解决“基本有保障”突出问题就尤其重要。除了让农村贫困人口有地方看、有生看、有制度保障看,更要注重疾预防,加贫困地区健康危险因素防控,让群众少生,这是健康扶贫根本的措施,比如针对糖尿、高、冠心、慢肾等常见、多发慢,要认真做好预防。此外还要大力培养全科师、预防学专业人才,从法律、政策、薪酬等多方面真正把全科师制度抓起来;充分发挥家庭生的作用,真正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的染、地方、慢等防工作。
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阶段,重庆也在积索“三个一批”“七道保障线”等健康扶贫制度,相信一定能“啃”下因致贫、因返贫这块“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