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概况:
造江河口湿地公园 花溪河口将重现桃花之境
花溪河入江口效果图。
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位于长江南岸(巴南区),地处花溪河与长江重要交汇点,是承载巴南统文化及延续生态脉络的重要节点。设计范围起始于李家沱大桥复线桥预留施工区域,终点至茶花广场东,沿滨江路长度约1.1公里,岸线全长2.4公里。
“石峡波光绿上衣,溪边只少鸳鸯飞。日月正欣泥板,妙载诗人一舸归。又云一棹沿源到,只陡半山鹧鸪鸣。石知渔子能来否?借桃花号此溪。”清朝赵曾以这诗写出了花溪河的美景。而这样的景,将在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重现。
近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了两江四岸十大空间节点之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的设计方案,方案中的桃花溪、桃花林、鸳鸯园、石峡境、舸归台、渔子树屋等,将重现赵描写的桃花溪。
景更美
造江滩河口湿地公园
重现桃花之境
项目方案设计方介绍,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整体将按照“生态优先、民生优先、品质优先”的原则,通过“尊重自然、诗画意、以人为本、与城共生”四大策略将花溪河片区造成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江滩河口湿地公园。
由于巴滨路花溪河入江口是重庆生态江岸代表,汇集了包括浩、石潭、石滩、石矶、沱等90%的江滩生态空间。方案将运用“尊重自然”的设计手法,以保护和修复生物栖息的环境为主,恢复石矶、石滩、石潭、湿地、植被等自然生态基底,构建生物繁多的生态环境。建设1.4公里的生态护坡,处理3个排水口,整补植17种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增加植物多样,造消落带植被种植的示范点。
同时,还将塑造“诗画意”的体验景观。以清朝赵描写花溪河的相关诗文《龙滩溪》为原型,融入桃花、溪水、石峡等文化景观元素,营造花溪河口景观。重点塑造桃花之境、花溪趣径、飞虹卧波、观景树屋、舸归台、石峡波光等景观节点,丰富滨水休闲活动空间,增游人的参与与体验感。
路更畅
贯通2条串联江滩通道
增加5个下江通道
“还江于民”先就是要让市民能够便捷地到达江滩河口湿地公园。
在方案中,将完善多层次的山城步道系统,加上下纵向连通。增加飞虹卧波景观桥,贯通河口两侧慢行步道,完善沿滨河慢行体系。通过优化轨道、公交车等公共交通换乘系统,“这就包括轨道、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便捷可达。”该负责人称。
同时,贯通2条串联江滩的通道,设置1.5公里滨江自行车道,增加9个下江通道,修复3公里防护堤通道,并预留了两处公园配套停车场。
让江滩湿地回归自然,回归人民,回归城市。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罗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