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大足区棠香街道水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民政干事倾听记录群众要办理事。 重庆市民政局供图
人民网重庆11月20日电 11月20日,重庆召开第四次全市民政会议,总结近年来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成绩,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民政事业发展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支出救助金406.8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76万人次。
民政保障作用有效发挥 民生福祉不断增
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支出各类救助资金406.85亿元,年均增长12%,年均直接救助困难群众176万人次。下拨救灾资金4.7亿元,救助受灾群众450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倒房8.7万间。
在慈善公益方面,全市发行福利票近300亿元、筹集票公益金97亿元,接受慈善捐助50余亿元、慈善救助10万人次,引导组织投入扶贫公益金超过12亿元,助推了脱贫攻坚和福利事业发展。目前,重庆市城市公益指数居西部第2位。
老人们正在渝北区龙山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练习太拳。 重庆市民政局供图
民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全市累计建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50个,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从75.1%提高到98.8%。累计建设各类殡服务设施185个,为困难群众免除基本丧费超过1亿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3万人次。
在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已达到1432家,养老床位从12.8万张增长到21.8万张,增长70.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覆盖中心城区。这些民政公共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基本服务均等化发展。
民政创新理更加彰显 群众自充满活力
顺利完成全市第九届、第十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两委”一次选举成功率达到97.7%,村、居委会直选率分别达到100%、94.6%,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机制更具活力,基层群众民主权利依法得到保障。
同时,依法登记的组织从1.01万个发展到1.75万个,增长71.3%,资产总值超过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万个,基层群众依托组织参与服务的机会和渠道更加丰富、畅通;工作专业人才超过5.5万名,注册实名志愿者达到578万人、志愿服务团体达到3.6万个,为基层理提供了专业支撑。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推进民政工作,一些创新经验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工作跻身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具体来看:
民政工作者为云县泥溪镇老百姓送去惠民政策。 重庆市民政局供图
保障困难群众 健全救助制度
修订城乡居民低生活保障条例,出台关于城乡低保、困供养、救助、临时救助的政策文件,基本建立以低保制度为核心、专项救助为重点、临时救助为补充的“8+1”救助体系。
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实现“双联动”,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6960元/年、5280元/年,分别增长75.8%、137.8%;城乡困供养标准统一提高到9048元/年。
围绕赢脱贫攻坚战,动态保持农村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2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救助或困供养,民政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彰显。
服务老人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20多个政策文件,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等一批民生实事,连续3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高龄津贴、高龄困难失能养老护理补贴制度惠及46万余名老年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养老机构和企业不断涌现,为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爱儿童 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
全面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集中和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404元、1204元,平均增长近一倍,4000余名孤儿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
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为20.3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人员,帮助一批失学儿童返校复学。加流浪乞讨救助,年均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500余人次。儿童政策创新指数居全国第5位、西部第1位。
重庆市“三区”社工专业人才支持计划走进开州区,入户了解家庭困难况。 重庆市民政局供图
提升社区服务 创新基层理实践
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出台加乡镇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城乡社区理实施意见,清理完成基层自组织“四张清单”,“三事分流”社区理创新实践在全国产生影响,村(社区)干部待遇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同步增长,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
出台促进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四类”组织直接登记、社区组织备案准入等改革稳妥实施,146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全面脱钩,组织的组织和的工作有效覆盖基本实现,组织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激发。
加专项事务管理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立足服务统筹城乡、区域协调等发展战略实施,完成璧山、铜梁、潼南、荣昌、开县、梁平、武隆7县撤县设区,开展59件次乡镇、街道区划调整。
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任务,查清地名45.5万条,1.1万块地名标志遍布城乡,地名管理服务和文化保护得到加。圆满完成5条省界和85条县界联合检查,保持了边界和谐稳定。
此外,编制实施殡设施布局规划,全面实施惠民殡政策,倡导节地绿生态安,公墓管理和殡服务市场秩序不断规范。(胡虹、荚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