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13368080804(微信)
服务项目
快速注册公司 抢占商业先机 财税问题交给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民网资讯
驻村中悟出“扶贫真经”
发布日期:2019-11-19 00:00:00

  巫溪县白鹿镇中坝村第一书记黎伟:

  驻村中悟出“扶贫真经”

黎伟(左)在指导村民对李子树进行科学施肥。(中坝村供图)

  11月6日上午,巫溪县白鹿镇中坝村第一书记黎伟,在六社走访几户村民时,接到了三社村民王谷廷来的电话,邀请他周末去家里参加一场亲友团聚宴。

  早在半年前,王谷廷这个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还怨气十足,如今他在黎伟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不仅怨气全无,还如愿在当地一家采沙厂上起班来。因此,他地准备了这场简单的亲友团聚宴,感谢大家。

  王谷廷所在的中坝村曾经以煤矿而兴盛,全村741户村民中,大部分青壮年在煤矿工,这些人家庭的收入颇为稳定。可是,自从2012年村里的煤矿被关停后,一部分失业农民一时找不到好的工作,便有了负面绪,无心发展生产,对生活失去信心。

  “我从事信访工作多年,深知因材施教的诀窍。”黎伟说,让王谷廷等村民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他在下村扶贫中悟出来的三条“扶贫真经”。

  消怨气

  黎伟是市信访办接访处副处长,参加工作27年,他积累了丰富的信访接待经验。前两年,他带领团队研究的课题斩获届全国“法信访进步”,他本人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

  “中坝村村民为何有怨气?我的第一条‘真经’是,消除村民的怨气。”今年3月,黎伟派驻中坝村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后,就在一次次走村入户的调解中,摸清了满腹怨气的两类群体:一是失业村民认为关停煤矿断了他们的财路,希望帮助发展产业或者解决就业;二是有的贫困户只盯着扶贫政策,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看着他人发展而心态失衡。

  如何消除这些人的怨气呢?如何赢得群众的信任?如何让村里兴起文明之风?黎伟决定,选准几个人,从“心”对症下,从而激发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他先从帮助失业群众发展产业着手。其实,这类村民既有好头脑又有好体力,就是苦于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他们投身产业发展。基于此,黎伟决定以引领大家发展产业,作为消除怨气的主突破口。

  贫困户王谷廷一家五口人,两个子女的学费给家庭造成重担,夫妻俩还要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因从未享受过低保等政策,又没有找到发展的路子,他对村委会充满怨气,整日无所事事,就连家里的卫生也懒得扫。

  对他,黎伟主要采取“洗脑”的模式:经常与他敞开心扉聊人生,谈过去的辛苦、说现在的不易、讲未来的奋斗,并肯定了他身上耿直的闪光点;主动帮他解决实际困难,让他的易地扶贫搬迁房子用上了电,又帮他在一家采沙场找到了工作;动员他去申请办理,用于发展种养产业,实现劳动致富。

  慢慢地,王谷廷的怨气消除了。每天他会将家里扫得干干净净再出门上班,村里修便道他还主动捐出了土地。

  像帮助王谷廷这样,半年时间里,黎伟让王炼廷、刘久等10多名村民渐渐消除了怨气,走上了发展产业的道路。

  促和气

  黎伟发现,通过逐一攻克有怨气的村民,横向相比,村民的怨气是少了,但纵向一比,村中还少了一团和气。对此,他又多次召开院坝会,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为中坝村摸索出了第二条扶贫“真经”——文明村风“4+1”行动。

  “4+1”行动中,“4”即培植优点、纠正缺点、互帮互助、发展产业,“1”即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基于此,黎伟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每项还具体细化了10件力所能及的内容,用于普及文明知识,摒弃不良言行,形成文明氛围。

  “你算培植哪项优点,算纠正哪些缺点,又计划发展什么产业?我们‘4+1’行动用条条框框的承诺,让村民有仪式感地倒逼自己规范言行。”黎伟在走访中挨家挨户宣文明村风“4+1”行动,并将专门制作的“4+1”行动表发放下去,要求村民如实填写家庭承诺内容,并在群众大会上进行评比表彰。

  刚开始,村民对于“文明”一词的理解颇为狭隘,认为只要搞好邻里关系、做好清洁卫生、热接待客人就是文明。但随着“4+1”行动的宣渐入人心,大家按照相关内容要求规范言行,对自家的优点、纠正的缺点、帮助的好事、发展的产业逐一钩申报评比,大家对于“文明”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历时一个多月,黎伟收到了近400户村民交来的“4+1”行动表。他统计后发现,大家愿意培植常存感恩之心、搞好邻里关系、善待家中老人等2545个优点,算纠正不讲个人卫生、随地扔垃圾、爱说脏话等750个缺点,计划办理868件好事、发展455项产业、解决85项诉求。

  村民韩宜香身体残疾,在家照顾两个上学的孙女,没有养成勤扫屋子的习惯。她在“4+1”行动表上作出改正缺点的承诺后,每天把屋里屋外扫得干干净净,家中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教两个孙女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70多岁的王益廷想发展李子树产业,但苦于无劳动力而未能如愿。村民毛仕东、王光林、费德品得知这一况后,立即践行自己“常做好事”的承诺,不仅帮助王益廷买来了肥料等农资,还帮他把近百棵李子树管护到位。

  村民的卫生习惯变好了,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多了,村里的环境大为改观了……随着文明村风“4+1”行动深入开展,在一种浓浓的比学超氛围中,村民渐渐规范了自己的言行,中坝村的文明面貌焕然一新。

  引财气

  人心齐,泰山移。黎伟深知,只要村民们的心往“脱贫致富”这一处想,劲往“发展产业”一处使,中坝村就能取得脱贫攻坚的终胜利。

  这一次,他悟出的第三条“真经”便是:宣鼓劲,实干助劲。

  “凝聚人心,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黎伟介绍,今年4月,他声势浩大地举行了六场“感恩脱贫政策”大宣讲,请村中脱贫典型户上台发表演讲。他们分别从个人脱贫故事、感恩脱贫政策、遵守村规民约等方面,给在家的1200名村民上了精一课。

  后来,他还组织策划了一场《有事儿你请讲》歌咏比赛,村里6个社分别派出队员参加了集体赛和个人赛。此次歌咏比赛,增了村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尊老爱幼的文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风,300多人次在此活动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黎伟在想方设法凝聚人心的同时,还四处奔走为村里产业发展寻找资金支持。短短半年时间,他就争取到100多万元帮扶资金,为150亩李子树等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硬化了2.3公里道路,新修建3个饮用水池等。

  为了让原本荒弃的李子产业重焕生机,他号召村民组建了“中坝缘李子树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了150亩李子树的统建统管,让合作社成员98户村民增加了收入。

  如今,黎伟正抓住巫溪县至陕西省镇平县高速公路建设经由中坝村的机遇,带领村干部积谋划乡村旅游,造四季赏花、峡谷险、劳作体验的旅游经济……

  本报记者 汤艳娟 实习生 吴志杰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主城)  重庆小精灵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潼南区)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13368080804  13320337068
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
Add:重庆渝中区大坪莲花国际商业1-85(永辉超市楼下)
Add:重庆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第1页 本站导航-第2页 本站导航-第3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四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五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六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七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八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九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八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九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一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三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四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五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六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七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八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九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