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图/潜宣)
在富饶的江汉平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她素有“水乡园林、曹禺故里、能源新城、龙虾之乡”的美誉,她的名字叫潜江,一座奔跑中的城市。
11月17日上午8时,潜江返湾湖湿地公园芦苇摇曳、碧波荡漾,2019潜江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鸣起跑,万名跑者奔跑在生态湿地上、穿行在水乡园林中。
2019潜江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图/潜宣)
体育赛事激扬出城市的动感节拍,展现着百万潜江人的新作为。这里正奋力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高质量示范区。
从“小经济”到全国县域经济百县市,从“小城市”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从“小身板”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立工矿区等“国字号”产业承接平台,潜江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昔日“水乡园林”正旧貌换新颜。
城区一角南门河游园水体(图/潜宣)
万物皆有源头。究潜江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不难发现这些奥:找准发展基点,拓开一幅新图景;安放动力支点,助推多转型成功;直击民生痛点,保障群众利益。
实践证明,潜江发展跑出加速度,靠的是潜江之“智”为发展奠基,靠的是潜江之“志”为转型助力,靠的是潜江之“”为城市添。
找准“基点” 拓开发展图景
“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油气盐。”这是20年前潜江经济的写照。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去年年底,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明确要求潜江建设“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
举旗定向谋新篇。结合湖北省的定位,立足实际,潜江作出了“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布局,并按照城乡融合、产业聚集、分工的思路,全速推进东片现代服务、南片智能制造、北片石化精炼、西片产业四大产业聚集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竞相发展。
这是新时代的潜江,为自己定下的“座标系”。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蓝图绘就,如何落实,关键在人。潜江牢牢抓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一发展“牛鼻子”,激发干部敢担当有作为,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关键少数”带头动。年初,刚开完省两会,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就带领招商团队,1周时间,辗转武汉、北京、上海3城,与潜江商会及企业家会面,带回6个项目意向协议,2个项目战略合作协议,1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潜江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积奔赴招商一线,一批年轻干部成长为得力的驻外招商专员,14名优秀企业家受聘招商顾问积为潜江代言……
去年来,该市平均每天招商4批次,刷新“潜江纪录”。围绕争项目、推项目、促项目、保项目,潜江城乡到处上演着“速度和激”。
项目招进来,更要服务好。“营商环境就是潜江大的竞争力。”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说,每位员干部都要有“我就是环境 环境就是我”的意识,有担当,要担当、勇当“排雷手”,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金澳科技(图/潜宣)
金澳科技(图/潜宣)
仅今年以来,该市紧盯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陆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金25条”“招才引智20条”等惠企政策,启动“百名局长服务百企”、项目审批全链条集成服务、工业建设项目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审批等一批服务和改革,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地、落细、落实。
不仅产值跑出“加速度”,经济的“含绿量”和生态的“颜值”更是齐头并进。
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潜江市对百万市民的承诺。潜江围绕“优化水空间、节约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提升水环境、保障水安全”这一目标,化顶层设计,狠抓推进落实,以一方碧水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将“人在城中、城在林中、人水和谐、林水交融”的怡人景观再现群众眼前。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长飞光纤、金澳科技、晶瑞股份、周鸭、卓尔等一大批企业钟于潜江的绿,落户潜江,为潜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用好潜江“牌”,出发展“组合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潜江前三季度GDP实现511.27亿元,增速7.9%,居湖北省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