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11月5日电(常碧罗)参加一场招聘会,求职者要提前准备多少份纸质简历?在现场进行多少次登记?排队多久才能把简历送到HR手中?
如今,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智慧人力资源市场,这些都不需要。求职者通过一张或者社保卡,在自助求职服务一体机上,智能完成信息录入,制作电子简历,筛选招聘条件,找到心仪的企业,点击发送简历,一次简历线上投递就完成了。
招聘会现场,企业的展位桌上的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应聘者的信息。初步审核通过后,应聘者就会收到企业发来的现场面试短信。“以前在招聘会,要现场一圈一圈地转,看招聘海报,分析就业信息,看得眼花缭,也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今年的应届生刘晓雯说到,“现在智能化招聘平台,只要几分钟,就能精准地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岗位。”
今年6月,重庆市大渡口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局推出的“智慧人力资源平台”正式运行。“智慧人力资源平台”不仅在招聘会现场发挥作用,在平时,应聘者也可以通过“大渡口就业”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投简历,每个街道的社保所都有一台自助求职服务一体机。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刷手机找工作,不熟悉手机操作的人也可以来到街道或者智慧人力资源市场大厅,在专门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线上简历投递。
与网络上各式各样的招聘相比,对于本地的企业和求职者来说,可信、适配、免费成为“智慧人力资源平台”的新亮点。
据了解,所有参与招聘的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和保障局进行备案登记,通过审核后,才能在系统中发布招聘信息。有公信力做背书,求职者也可以放心地在系统当中登记个人信息。诈骗电话,信息泄露,用工不实……这些可能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坑”,在这里都能得到规避。
如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系统会根据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大致就业意向以及所学专业,智能匹配并推荐相适合的岗位。
有了海量的求职者信息和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在后台利用数据进行年龄结构、地域分布、岗位需求等信息分析,为解决就业结构矛盾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近,重庆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就业局“抱怨招工难”的次数少了。看到提供的精准数据,公司适当调整招工条件,把招工年龄从35岁上调至40岁。仅这一项,就让“招工”不再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以前‘求职’和‘招工’是两条平行线。现在,我们给企业用工意见,给个人职业规划,两条线终于能够相交。”重庆市大渡口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工作人员谭静娴告诉记者。
让数据多跑路,求职者就可以少跑腿。省去一次次排队等待面试的时间,免去到每家公司都要重新填一份简历的麻烦,也节约了企业的招聘成本。目前大渡口区共有近900家企业通过审核,入驻平台,500余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成功找到工作,“智慧人力资源平台”成为了连接企业和求职者的“智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