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我国流感防控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1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将开始逐步增,之后我国也将由北向南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
“中在流感的预防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非常多有效的经方验方,用较为安全,同时还不会出现群失调、耐等弊端。”都科大学附属北京中院院长刘清泉表示。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正确运用中方法能让百姓保持健康、减轻痛。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感冒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优势”“科学应用中技术方法开展”。
流感不是感冒
流感的全称为流行感冒,因此,在生活中,老百姓往往会将流感和感冒混淆为同一种疾,觉得“扛一扛”就好了,但二者并不相同,流感可能会引起危及生的并发症,需要及时,绝不可小视。
“其实,流感和感冒从症状上就可以区分。”中国中科学院西苑院肺科主任苗青提出,流感者多会有39到40摄氏度的高热寒战,全身疼痛明显,常有严重的咳嗽,而普通感冒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没有寒战,常有鼻塞和喉咙痛等症状。
刘清泉介绍,流感是人感染流感引起的急呼吸道染,与普通感冒的因不同。而且流感易变,染较,要注意预防和早期。在中学中并没有“流感”一词,但早在《周礼》中就提出了“疫”的概念,认识到不同于一般的“伤风、感冒”,是一种具有一定染,容易造成流行,发热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
刘清泉提醒,即使是普通感冒,也应引起重视、及时,否则将容易招致流感的发生。若出现发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一定要马上就。
中防历史悠久、确有优势
北京市中管理局印发的《北京市2019年冬季流行感冒中防专家指导意见》提出,流行感冒建议选中,后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重症和危重症例建议采用中西结合。可见中在流感方面颇具优势。
“‘西班牙流感’在1918年到1919年几乎遍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造成约10亿人感染,近4000万人亡。在当时的中国,中成为流感的手段,地方给有流感人的家庭发放中,通过焚烧大和苍术来消空气,建议民众服用银翘流感。”刘清泉认为,中防流感在我国历史悠久,对维护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清泉介绍,早在《内经》时期,流感就以“伤寒”为断。《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伤寒”五种分类方法,分别为“中风、伤寒、湿温、热、温”。清代叶天士更是建立了卫气营辨证,吴鞠通所创造的银翘等方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他们对流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
近年来,中防流感研究更加深入。2009年,甲型H1N1在全球发,专家们以伤寒的麻杏石甘汤和温的银翘为基础方,经过6个多月的临床研究,优选出有效方金花清感方,得到了国内外中西专家的认可。以连花清瘟胶囊等为代表外感发热的中成也经临床研究,充分证明了在流感方面的有效,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推荐使用物。
中流感须辨证
中国中科学院广安门院呼吸科主任师李光熙介绍,因季节不同、气候不同,中对流感有伤寒、湿温、春温、冬温等不同的断,防流感的方法物也不同,这些都需要辨与辨证相结合,由生准确地判断之后才可使用,百姓不可滥用清热解等功效的中成。
“中流感的关键在于注重初期和重症的。”刘清泉提出,中的既不单纯针对因,也不单纯针对内在因素,而是把握了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依此制定相应的则法,比如“伤寒”是因寒伤气,要初用辛温法,后期回,而“温”是因热伤液,要初用辛凉,后期救。
同时,刘清泉提醒,若出现发烧症状,切不可盲目捂汗、出汗。中认为“正气存内,不可干”,流感的发生与正气虚直接相关,保护好正气才能更好地疾,捂汗的方法很可能会损伤正气。
儿童、老人如何防流感
儿童、老年人都属于流感的易感人群。对儿童来说,流感主要的伤害源自并发的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一般况下,孩子越小,发越重,造成的健康风险也越大。而老年人力较弱,得流感后容易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还会加重原有的慢。因此,这两类人群应格外重视流感的预防。
“儿童同老年人容易体虚多汗的体质不同,其的内因主要在于食滞、内热、上火等,因此对于儿童而言,防流感的重点是一定要做好早期预防工作。”都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院中科专家闫慧敏建议,冬季要及时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多食用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加锻炼、规律作息,并接种流感疫苗。若出现发热症状,要以物理降温为主,能用中退热,就尽量不用西退热。《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推荐儿童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中成流感,并调,没有儿童适应症的中成不宜给儿童使用。
刘清泉提出,老年人在流感的防控中一定要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多熬和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在晨起锻炼时,不可过度,汗出不可过多,要以身上微微汗出为准则。进入冬季后,老年人一般较为注意保暖,但不可穿得过厚,这样而会产生内热,更容易招致流感。同时,老年人往往有高、糖尿等慢疾,因此在流感流行期间一定要注意慢的控制,让身体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
此外,李光熙介绍,对于老人和既往有肺部基础的者来说,一次流感可能就意味着长达月余的痛苦过程,尤其表现在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迁延不愈,服效果不佳,这种况下可以尝试用中外法进一步。
防流感,试试中代茶饮
北京中大学东直门院主任师姜良铎介绍,预防流感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中代茶饮,通过温和调养体质,来达到增自身力的目的。
“中代茶饮也需要辨证施方,要区分气虚、虚、痰湿和积热体质采用不同的泡茶方。” 据此,姜良铎开出以下四个防流感中茶饮方:
①表现为气短、易出汗、乏力的气虚人群,可选用参3克、苏叶3克的泡茶方,可适量加入茶叶,南方地区建议加入少许藿香。
②表现为易口唇干燥、易疲劳、易感冒的虚人群,可选用百合6克、桑叶3克、菊花(非野菊花或苦菊)3克的泡茶方。
③表现为痰多不喜饮、全身困重、常感胸腹胀的痰湿人群,可选用藿香3克、佩兰3克、薄荷1克的泡茶方。
④表现为口舌易生疮、易上火的积热人群,可选用金莲花3克、大青叶2克、芦根6克的泡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