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庭院养牛 个肉牛微企丰都挂牌
重庆商报讯 21头牛、200多平方米圈舍、几十平方米的发酵棚、兽间、2套机械设备、4名家庭成员……杨先文办起了他的“庭院牧场”。杨先文是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2组村民。11月6日,他领到了丰都县工商局颁发的“庭院牧场”微企执照,成为全国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庭院牧场”类微企。而围绕“牛经济”,丰都县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丰都将在3~5年时间内,发展1万户这样的“庭院牧场”,让当地农户牵着牛儿奔小康。
养牛微企全国创
11月6日,记者看到,杨先文家干净整洁的牛棚内,21头牛个个膘肥体壮,这些肉牛不仅听音乐、享按摩,还配有专门的兽房。当天,杨先文从丰都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丰都县先文肉牛庭院牧场”的微企执照。
42岁的杨先文告诉记者,今年6月前,他还在沈的建筑工地上工,虽然收入不错,但无法照顾家庭。看着老家的村民养殖肉牛收益不错,他也动了心思,从初的几头牛到如今的21头牛,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了当地“庭院牧场”的规模。“这些牛出栏后一年可赚10多万元,比工还。”杨先文说。
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何川东介绍,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户都可申办“庭院牧场”。具体来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养殖规模达到20~50头,标准配置200平方米牛舍、20平方米发酵棚、50立方米的贮青池、4立方米的沼气池和种植10亩牧草或100亩草场等。
“目前,符合‘庭院牧场’的肉牛养殖户就达411户。”何川东称,“庭院牧场”的模式让畜牧疫可防控、粪污可理、技术可推广、效益也更加可观。
“发展一个庭院牧场的微企,户均可获得3万元的财政补助金,还可申请15万元的贴息,此外还有税收返还政策。”丰都县工商局微企科科长谭华祥称,今年将规划发展“庭院牧场”微企20户,未来3~5年时间内,发展1万户这样的“庭院牧场”,其中,“庭院牧场”微企上千家。
“牛产业”处处金
丰都县副县长何大伟告诉记者,对于处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丰都而言,循环利用显得更为重要,告别以往粗放式大规模肉牛方式,扶持规模适度的庭院牧场,将更利于壮大肉牛产业,也能保护好库区生态环境。
事实上,丰都不少微企就瞄准了“牛经济”。荣万养殖场负责人梁孝荣称,2010年,他看好蚯蚓养殖,免费从养殖户处收集牛粪,在1亩地上养殖蚯蚓,年产值达到5万元。同时,养殖蚯蚓的粪污又拿来种植绿蔬菜,综合年收益可达50万元。
无有偶,康地实业的张红也利用发酵和高温后的牛粪培育种植菇,包括灵芝、双孢菇、茯苓等。
丰都县工商局局长胡轶介绍, 这种变废为宝的好事还有很多。目前,飞仙洞村已发展微企53户,其中,肉牛养殖24户、蚯蚓养殖1户、食用种植2户,注册资本达600余万元,投入资金1450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围绕“牛经济”,在种养殖、粪污利用、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等多个环节,涌现出了庭院牧场、农产品深加工、餐饮等“牛微企”256户,建成了包鸾镇飞仙洞、三合封顶2个肉牛产业微企示范村。
造“牛”品牌集群
随着丰都造“肉牛之都”,丰都的肉牛商标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丰都县工商局局长胡轶介绍,丰都已有“丰都肉牛”、“恒都”、“王光明”等肉牛类商标45件,包括地理标志2件、境外注册商标2件、著名商标2件、知名商标3件,普通商标39件。这些商标涵盖了肉牛产业环节中的饲料加工、品种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市场交易、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肉牛产业商标品牌集群已初步形成。
胡轶还表示,继肉牛之后,红心柚、榨菜、栗子乡的有机大米等农产品也将大力造品牌,走高附加值道路,提高农业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