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2016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启动以来,市局围绕宣先行、指导跟进、服务到位、考核督促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各类举措,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有力助推年报公示工作数质并举。截至5月底,全市共有421060户内资企业、3304户外资企业、692479户个体工商户、1965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报送并公示了年报,年报率分别达到65.08%、64.49%、49.72%、66.83%。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突出日常宣、教育培训常态化,持续利用网络、短信、微信、QQ群等媒介,依托LED屏、公告、宣单等形式,将涉及年报公示的法规政策、操作流程、法律后果广泛公之于众,拓展知晓面;滚动开展企业负责人、工商联络员学习培训,积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自主培训作用,通过录制、制作动画、印发手册等方式,主动送法上门、进行现场指导,增主体自主年报能力,提高年报公示整体水平。
二是索创新手段。注重业务指导、全程服务优质化,与国资委、农委、人力社保以及金融机构、乡镇街道建立合作机制,由相关部门协助向主管企业或者辖区企业发放年报报函,力争多方发力;在办事大厅、工商所开设年报窗口,放置二维码标牌,面对面指导办事群众扫描二维码进行手机年报;在招商部门、工业园区、市场物业、行业协会等重点单位设立年报代报点,施行年报指导员制度,化以点带面效用;与辖区公安部门加衔接,利用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查询获取联系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提醒,做到应报尽报。
三是完善保障措施。推行主体退市、实绩考核制度化,市局、区县局、工商所定期认真分析年报公示工作进展况,研判薄弱环节、查找存在问题,从而更有针对的加整改,完善措施;将年报公示率纳入全年实绩考核,通过定期通报、集体约谈、评先挂钩等方式,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加大与税务部门的配合,持续对连续两个年度未报送年报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处置,力促年报工作基数准,确保年报工作顺利完成。(企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