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9月3日上午的阅式,武重庆总队六支队代理排长马志磊作为联合乐团的乐手,为祖国献曲天安门。曾就读于重庆大学的国防生王寓、贺俊恺,在受阅部队“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方阵中,用天安门前正步走过的1分零8秒,参与了这个难忘的纪念日。
武重庆总队六支队代理排长马志磊
入选联合乐团全程演奏
9月3日上午8点20分,距离中国人民日战争暨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开始还有不到40分钟时间,武重庆总队六支队代理排长马志磊手持单簧管,一动不动地站在天安门城楼正对面的解放联合乐团方阵中,心潮澎湃——他盼望这一刻已经太久了。
参加阅式,是马志磊以前从未想象过的事。作为武重庆总队六支队的一名战士,日常接受的是事化训练,吹奏单簧管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今年3月,解放联合乐团开始组建,解放总政部专家组来渝选拔人才,马志磊奏了一曲《步步高》,评委们当场没有表态。本以为入选已经无望,4月25日那天却突然来了通知,让他立即前往北京……
“乐团需要演奏35曲子,但我只熟悉其中几,有些曲目听都没有听过。”马志磊说,为了背曲谱,他放弃了午休,晚上也背到深。
除了曲目,站姿也是一道难关。
他所处的方阵是乐团,除了站立不动,他们还担负着合唱伴奏和阅全过程音乐演奏的任务。
刚开始训练时,马志磊和战友们每天要连续不间断练习站姿,到了训练中期,他们还要站立演奏近4个小时。“连续高度的演奏非常辛苦,下嘴唇都磨破了好几次。”
不断练习体能、技巧、合声,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努力后,马志磊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9月3日上午,随着《日政大学校歌》奏响天安门广场,马志磊和战友们演奏的一曲又一曲遍了五湖四海。
“虽然事先已经排练了许多次,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心里还是非常兴奋和紧张的。”马志磊告诉记者,整个大会演奏期间,他全贯注盯着乐团总指挥的手势,甚至连阅式现场的况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
本报记者 周松 实习生 肖作奇
重庆大学国防生王寓、贺俊恺
188天训练,换来正步走过的1分零8秒
“快看,方阵里面有王寓!还有贺俊恺!”9月3日10点过,当受阅部队第四方阵“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走过天安门广场时,重庆大学不少师生开始在朋友圈里发图、讨论。王寓、贺俊恺,这两名曾经就读于重庆大学的国防生,用天安门前正步走过的1分零8秒,参与了这个难忘的纪念日。
9月2日是王寓29岁的生日。当天晚上,曾经的室友、重庆大学2003级电气专业13班张有玉,给他发去生日祝福短信时,王寓还在紧张的封闭训练中。
“今年1月,集团就接到了选拔通知。”阅式结束后,记者辗转联系上王寓,绪还很兴奋的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自己和贺俊恺都是成都区某集团的战士。初的选拔以旅为单位进行,共选了约1200名。一个多月后,保留了600名。到5月份集中到北京训练时就只剩下300多名队员,代表曾在百团大战中英勇作战的白刃格斗英雄连接受检阅。
“考核非常严格。”王寓说,选拔时,对身高、体型、政素质等要求都非常高,在进入600人的预备队伍后,还有四五轮筛选。自从被选拔进入受阅队伍后,训练度就非常大。“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半休息。”王寓说,其实训练要求的标准和平时是一样的,但关键是受阅时要更注重整体,因此每个人都要加倍练习与其他人的协调和一致。
而贺俊恺在训练期间,脚因为拉伤还做了个小手术。不过为了不落下训练,他没休息多久就又恢复了训练。
就这样,在经历了188天的艰苦训练后,王寓、贺俊恺和战友们昂挺胸地走过天安门,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的风采。
本报记者 李星婷
北京现场·观礼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日战争暨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市的战老蒋印生、北部新区公安分局民陈冰、第三大学学专家高钰琪、南岸区工商分局南坪工商所所长魏春红受邀在现场观看了阅式。
南侨机工蒋印生
“此次观礼是我的高荣誉”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两侧的观礼台座无虚席。广场西侧02台区域,作为目前全球健在的12位南洋华侨机工之一,来自重庆永川的战老、88岁的蒋印生同其他老一起观看了阅式。阅式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蒋印生,老人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此次观礼是我的高荣誉!现在祖国是如此的大,我还想多活10年,参加下一次阅仪式。”
就在前一天,蒋印生参加了港澳台同胞、海外有关人士纪念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
阅式现场,听见国歌奏起、看到三方阵走过,蒋印生热泪盈眶。他说,整齐划一的步伐、斗志昂扬的士气,还有这么多现代化的高科技,“我为祖国的大感到无比的自豪。”
阅仪式结束,老人依依不舍地离开。场时,一位战老看到蒋印生胸前佩戴着印有“南侨机工战英雄”字样的绶带,激动地上前与老人握手并说道:“感谢华侨机工当年救了我们的,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本报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郝宇荷
北部新区公安分局民陈冰
看到祖国大 觉得别自豪
北部新区公安分局民陈冰作为一名基层的刑民,受邀现场观看阅仪式,陈冰用意外、激动、高兴来形容自己的心。
“2009年国庆大阅,我是在电视上看的,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到现场观看。”陈冰在电话中对记者说,观礼时他的位置在乐团旁边正对天安门的第三排,和他在一起观礼的除了7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代表,还有全国科技进步得主。“能和这么多优秀人物一起观礼,瞬间荣誉感棚了!”陈冰激动地说,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人民察,看到祖国如此大,真的觉得别自豪!
在观礼过程中,为了让坚守岗位的同事们能感受现场氛围,陈冰用手机拍了发到微信朋友圈,瞬间引来几十条评论,“同事们都为我感到骄傲,也为伟大祖国感到自豪!”陈冰笑着说。
陈冰表示,回重庆后自己将更加牢记荣誉与使,立足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为平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 周松 实习生 肖卓奇
第三大学学专家高钰琪
我们要珍惜和维护和平
在气势恢宏的阅式现场,靠近天安门城楼的西侧临时一看台,一位身着礼服、精抖擞的人,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是来自第三大学的高钰琪教授,作为总后官和驻渝部队英模代表,应邀亲临现场观看了阅式。
谈起在阅现场的感受,高教授在电话中激动不已:“场面非常壮观,展示了一个大国的信心和决心,让人热沸腾、心潮澎湃。”
高教授说:“我们要珍惜和维护和平,没有大的队和国防是不行的。队的大不是靠人多,而要靠科技,具体到高原专业来讲,就是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去解决卫勤保障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保障高原官健康,提升高原官的战斗力。”
本报记者 李珩
南岸区全国模范转干部代表魏春红
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
南岸区工商分局南坪工商所所长魏春红作为全国模范转干部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阅观礼。
“我的位置在天安门广场旗杆西侧一区16排,就在天安门城楼的斜对面,离阅队伍很近。”魏春红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能受邀观礼,他表示倍感荣幸。他诚挚祝福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作为一名转业人,我将始终保持人本,不忘员身份,在本职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 张莎 通讯员 方娇
阅·重庆制造
“重庆大江铁鹰”威武亮相阅式
本报讯 (记者 光红)9月3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日战争暨世界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式上,威风凛凛的武恐突击车受阅方队,伴随着雄浑的乐曲通过天安门广场。受阅方队驾驶的整车装备,是由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江工业)研制生产的恐突击车。
据了解,恐突击车名叫“重庆大江铁鹰”,是适应武部队在新形势下的作战需要、提高部队恐、执勤、处突、防卫等作战能力的新一代轮式装甲车辆,主要用于武部队战斗突击、武装巡逻、防暴驱、员输送及要地卫等殊任务。它是武部队机械化程度高的恐突击战车,车内设有操作平台,战队员不用出舱就可以实现目标搜索、目标定及遥控击。
据悉,除了在这次阅式上亮相的恐突击车,大江工业的锻件、发动机曲轴和车桥等配件产品也曾先后装载在建国50周年及60周年的受阅装备上。今年是该公司第三次参与国家阅,也是第一次以整车产品方队参与国家级重点活动。
阅用作训服添加了“重庆造”力耐磨纤维
本报讯 (记者 杨永芹)阅仪式上,受检阅方阵所穿的用作训服,原料里添加了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简称中石化川维厂)研发的力耐磨纤维。
据介绍,这也是含有川维牌力耐磨纤维的用作训服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式之后,第二次亮相天安门广场阅仪式。
川维牌维纶用作训服力耐磨纤维(TZ-Ⅲ)是川维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规模生产的新产品,具有高度、耐磨、耐酸碱、紫外线、老化、耐霉变能优越且无无害,是高附加值环保型产品。
昨日亮相的阅式用作训服添加了川维牌力耐磨纤维后,使得用作训服耐磨次数由以往的150次提高到了900次以上,吸湿排汗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地加。在这款作训服的原料中,力耐磨纤维占到了20%左右,作训服的舒适也得到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