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重庆外贸实现开门红 据海关统计,2006年1月,重庆市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进出口总值达3417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33.3%,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大幅增长达21578万美元,激增38.9%,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10.8个百分点;进口总值12594万美元,增长24.6%,比全国平均增长率略低0.8个百分点。当月实现贸易顺差898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仍然位居西部12个省市中第六,列在四川、新疆、广西、云南和陕西之后。 1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仍居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迅速。1月份进出口出现快速增长,重庆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分别为9699万美元和18843万美元,分别增长14.6%和31%,在全部进、出口值中所占比重为77%和87.3%,具有绝对优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24万美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出口2724万美元,增长1.4倍,所占比重12.6%,比去年同期高出5.4个百分点。 (二)运输方式仍以江海运输为主。1月份重庆企业通过水运进口货物总值10734万美元、出口货物总值18157万美元,各占比重的85.2%和84.1 %,同比增长33.8 %和42.9%。 (三)外商投资企业主导作用日益巩固,国有企业比重继续下降。1月份重庆市国有企业进出口值为10461万美元,下降3.4%,所占比重为30.6%,比去年同期下滑11.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民营、集体企业异军突起,呈高速发展的势头。2006年1月,外商投资企业外贸总值12036万美元,同比增长62.5%,所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5.2%,比去年同期上升6.3个百分点;特别是私营、集体企业迅速攀升,进出口总值达11674万美元,增长58.1%,所占比重为34.2%;其中,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9989万美元,增长57%;集体企业进出口总值1685万美元,同比增长64.9%。 (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保持增加势头。进口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欧盟、日本和美国仍是重庆市主要贸易伙伴,巴西异军突起,一举杀入三强。欧盟以微弱优势领先日本,仍然是重庆市进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1月,从欧盟进口3924万美元,增长71.3%,占全市进口总值的比重为31.2%;从日本进口3800万美元,增长21.9%,比重为30.2%;巴西1405万美元,比重为11.2%,而去年同期进口仅为3万美元;美国881万美元,下降61.8%,所占比重为7%;韩国860万美元,增长57.5%,比重为6.8%;台湾320万美元,下降51.8%,比重为2.5%。出口市场出现全面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东盟、欧盟、美国和日本是重庆市重要的出口市场。欧盟3826万美元,增长12.9%,比重为17.7%;美国2226万美元,增长68.5%,比重为10.3%;日本1453万美元,增长26.2%,比重为6.73%;出口东盟(十国)1106万美元,增长90.2 %,比重为5.1%;印度823万美元,增长5.7%,比重3.8%;阿根廷653万美元,增长3.5倍,比重为3%;香港567万美元,下降10.1%,比重为2.6%;尼日利亚539万美元,增长8.8%,比重为2.5%. (五)机电产品、纺织产品出口增长幅度大。1月,重庆机电产品出口14282万美元,增长62.7%,占全市出口的比重为56.6%,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摩托车出口15.1万辆,金额达5030万美元,双双增长1.2倍;摩托车及自行车零件出口767万美元,增长4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257万美元,增长25.2% ;铝材出口608万美元,下降1.4%;变压器出口48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不足1万美元。 (六)铁矿砂、汽车零件进口增长幅度大。今年1月进口总值10121万美元,其中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16.6万吨,而去年同期没有进口;汽车零件进口1604万美元,增长11%;活塞式内燃机零件进口1306万美元,激增84.4%;机电产品进口8855万美元,增长19.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263万美元,增长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