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1-2月重庆外贸进出口简况 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重庆市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进出口总值达6920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0521万美元,增长24.7%,比全国平均增长率略低0.8个百分点;进口总值28682万美元,大幅增长48.3%,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20.9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1839万美元。1-2月我市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仍居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迅速。1-2 月,进出口出现快速增长,重庆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分别为21667万美元和35935万美元,分别增长49.6%和21.6%,在同期进、出口值中所占比重为75.5%和88.7%,具有绝对优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672万美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出口4568万美元,增长57.4倍,所占同期出口总值的11.2%;进口1104万美元,下降31.3%,所占全部进口总值的3.8%。 二、外商投资企业增速加快,国有企业比重继续下滑。1-2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26905万美元,增长83.5%,高出我市总体进出口增速50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市进出口总额的38.9%,比去年同期上升1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853万美元,增长62.3%,占同期出口总值的14.5%;进口21053万美元,增长90.5%,占同期进口总值的73.4%。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值为20356万美元,小幅下降4.7%,占同期我市进出口总额的29.4%,比去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460万美元,微长0.3%,占同期出口总值的35.7%;进口6937万美元,下降15%,占同期进口总值的20.6%。此外,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强劲,1-2月进出口总值达21933万美元,增长38.5%,所占比重为31.7%,比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1733万美元,增长27.9%;进口总值20200万美元,增长39.5%。 三、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保持良好势头。欧盟、日本和美国仍是重庆市主要贸易伙伴,但自美国进口下降较大,值得引起关注。欧盟仍然是重庆市进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1-2月,从欧盟进口11368万美元,增长1.9倍,占同期全市进口总值的比重为39.7%;从日本进口7287万美元,增长13.1%,比重为25.4%;从美国进口3341万美元,下降17.4%,比重为11.7%;巴西1417万美元,比重为4.9%,而去年同期进口仅为61万美元,增长幅度较为显著。从东盟进口1384万美元,增长3.2倍。 出口市场出现全面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欧盟、东盟、美国和日本是重庆市重要的出口市场。欧盟以微弱优势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7642万美元,增长2.7%,比重为18.9%;出口东盟(十国)7605万美元,增长31.8%,比重为18.8%;美国4505万美元,增长37.5%,比重为11.1%;日本2772万美元,增长12.1%,比重为6.8%;印度1503万美元,增长10.6%,比重3.7%;香港1406万美元,增长21.5%,比重为3.5%;阿根廷1233万美元,增长2倍,比重为3%。 四、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幅度大、纺织产品稳定增长。1-2月,重庆机电产品出口26724万美元,增长43.1%,占同期全市出口的比重为70%。其中摩托车出口28.6万辆,金额达9603万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61.7%、58.5%;延续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摩托车出口市场再次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和我市的摩托车行业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型的研发,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力争把我市的摩托车出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分不开。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1377万美元,增长24.2%;摩托车及自行车零件出口1308万美元,增长26.9%。此外,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110万美元,增长11.5% ;铝材出口1547万美元,增长15.9%。 五、汽车零件、铁矿砂进口呈倍增长。今年以来,重庆各汽车厂商纷纷推出适销对路的新车型,部分车型出现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因此车厂也相应加大了汽车零配件的进口量。今年1-2月,汽车零件进口5781万美元,增长1.6倍;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30.1万吨,金额2027万美元,分别增长3.5倍和2.7倍;活塞式内燃机零件进口2614万美元,激增67.3%;机电产品进口22836万美元,增长69.1%;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204万美元,增长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