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昶荣
“近年来,随着改的持续推进,别是品领域综合理的逐步深入,高值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增加人民群众就负担的主要因素。各地结合实际,索实施了高值用耗材领域的相关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各项改革举措,改革尚不系统、不协调、不深入,部门之间未能形成合力,相关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8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保障局副局长李滔指出了我国领域高值用耗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理高值用耗材改革方案》出台 净化市场环境
针对高值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群众映烈、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理高值用耗材改革方案》,要求理顺高值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和服务执业环境,推动形成高值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便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高值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对安全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用耗材。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固定板等是比较常见的高值用耗材。
李滔指出,此次改革主要聚焦通过“编码可比对,平台全透明,销售零差率,准入管一批,招采降一批,支付标准规范一批”等综合举措,理顺高值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切实降低虚高的价格;严格行业管理、保管理和院自我管理,综合整高值用耗材过度使用等象;建立多部门联合响应的违法违纪违规查处机制,化对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合理调整服务价格,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薪酬制度等,合理体现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索开展集中或者联合带量采购,取消耗材加成,实施零差率;加定点机构行为管理,完善保智能审核系统,建立名单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严格注册审批,建立追溯体系和产品质量终身负责制等。
统一保用耗材分类和代码
据了解,统一保用耗材分类和代码是高值用耗材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李滔表示,现行的用耗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小、、”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名称不规范,编码不统一,数据也难以比对。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编码体系,增加了招标采购、保支付、价格监测、基金监管等工作的难度。
统一用耗材分类和编码对促进保精细化管理,别是理高值用耗材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国家保局成立伊始,就启动了全国统一的高值用耗材编码编制工作,形成全国的“通用语言”,研究制定了用耗材在内的15项信息业务的编码标准。6月27日,“保业务编码标准动态维护”在国家保局官网上线试运行,其大的点是规范了用耗材的分类目录,实现了“一品一码”,在推进高值用耗材招标、采购、支付、监管全过程的信息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为全面深入理高值用耗材下了很好的基础。
李滔表示,接下来,各级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备案的单收费用耗材均应积参与到“保业务编码标准动态维护”中,凡是产品信息不按照统一的分类和编码进入保系统的,以后就不能在各省和国家平台上进行招采,保也不会予以支付。
重点监控、重点稽核、定期通报
《理高值用耗材改革方案》指出,使用单位将高值用耗材规范使用纳入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容,严格按产品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等要求使用。完善保智能审核信息系统建设,加高值用耗材大数据分析,对高值用耗材使用频次高和费用大的机构和务人员进行重点监控、重点稽核、定期通报并向公开。建立定点机构、务人员“名单”制度,完善保定点机构信用评价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吹风会上表示,“我们已经出台了《机构用耗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主要调了机构的主体责任。在高值用耗材的规范化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机构和务人员的积和主体作用。”
据了解,《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机构从采购、遴选到使用、监控全流程的管理,确保高值用耗材在机构内能够向前可以溯源、向后可以追踪。
焦雅辉介绍,从技术层面,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的临床路径、规范、指南。同时,加质控工作,已在全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质控体系,“通过质控也对每一项重点的技术和行为加规范的监控,包括使用到高值用耗材的心管介入、骨科,我们将加大质控力度”。(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