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8月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林洁)8月3日,在广州正佳的大自然雨林里,24位怀抱宝宝的妈妈,集体哺喂自己的孩子,共同完成 the Global Big LatchOn(母喂养快闪)这一公益活动。妈妈们集体呼吁大众关注母喂养,同时呼吁在更多的公共场所建立母婴室,让全共同支持母喂养,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据透露,国内部为促进母喂养单设立的地方行政法规年内有望通过。
据介绍,“大爱有声·母爱”作为中国第一个倡导母喂养、母捐赠救重症儿、倡导建立母婴室的公益项目,自2013年成立起,每年都会在8月世界母喂养宣周期间,在广州组织一次有趣的主题母喂养快闪活动。每年的母快闪活动当天,不是暴雨就是暴晒。今年的快闪,哺妈妈和宝宝们站在被大自然包围的雨林中,共同感受着天然的母爱。
此次活动的志愿妈妈们来自各行各业,母宝宝大的40个月,小的刚刚两个月。有的妈妈自己就是早产儿,现在成为新手妈妈后加入母捐赠队伍;还有的妈妈曾经带着大宝母捐赠,现在又继续以捐奶志愿者身份带着二宝参加活动。
坚持母喂养,需要有妈妈的大信心,需要有专业护人员的正确指导,更需要有家庭成员(爸爸及其他看护者)的共同支持。在快闪活动结束后,在场的爸爸们,拿起寓意母爱的康乃馨,献给自己的妻子。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8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2019促进母喂养国际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母喂养影响因素报告》,报告显示家庭成员的态度对母亲的母喂养行为产生影响。显示,婴儿的外婆、祖母和父亲对母喂养的支持率分别为89.4%、87.7%和89.6%。在这些亲友中,父亲的态度对母亲在6个月内纯母喂养有着显著影响。
2019年2月,广州市人大代表、母爱公益服务中心荣誉理事长雷建威联名74位广州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立法促进母喂养的议案》。5月底,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对该议案的处理决定,正式启动该项立法工作。近期,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广州市母喂养促进条例(草案修订建议稿)》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即日至8月31日,面向各界征集对《广州市母喂养促进条例》地方行政法规的意见和建议。
这将是中国部为促进母喂养单设立的地方行政法规,包含了政策倡导宣、护专业工作者规范、用人单位及家庭成员有效支持、母代用品宣销售管理、以母哺育设施建立为主的大环境保护等内容,全方位制定规范,从法律层面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继2016年起配合广州市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工作及母婴室建设地方标准起草工作以来,这是母爱公益参与的又一个牵动母爱的公益大事。
“立法促进母喂养,体现了对母婴健康的人文关怀。”雷建威表示,通过立法,使更多母亲掌握母喂养的基本知识,提高母喂养的自觉,同时广泛调动、机构、用人单位、及家庭的积,建立多方共同支持的母喂养体系并形成良好的氛围。同时,法规体现对母亲哺权益和权的保护,也为哺期女职工的休息提供更多的保障。
广州市妇联主席刘梅说,推广母喂养有利于从源头上促进妇女儿童的健康,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具体行动,倡导建设母婴室也是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这些年,妇联高度重视母婴的权益保护,加上“母爱”这样的公益组织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营造了母婴友好的大环境。
在中国,近年来母喂养率持续低下,6个月纯母喂养率仅为20.8%,远低于全球37%的平均水平。母喂养率降低更体现在婴儿后马上进行母喂养和新妈妈上班后母喂养的减少,中国母喂养率问题受到各方关注。
母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广东新闻广播主持人徐靓介绍,目前中国的母喂养率总体偏低,所以每年他们都策划有意思的母爱快闪让大家关注母喂养和母捐赠。“今年,广州有望推出中国部促进母喂养的法规,相信这会让更多人知道母喂养的好处。”目前,广州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容易找到安全密的哺室,这说明妈妈和宝宝的需求看到了,而且在行动。
今天,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母库还派出了流动母捐赠车,参加快闪活动的符合条件的6位妈妈合共捐赠690毫升母,以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妈妈加入母喂养和母捐赠救重症儿的公益队伍。
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母库负责人刘喜红博士介绍,母对正常婴儿是食品,是粮食;而对疾儿童,则是和抢救的品,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许多人误认为早产儿、营养不良的儿应该喝殊奶,其实,对疾的宝宝来说,再贵的奶也属于异种白,而母的营养成分更适合婴儿对营养的需求和胃肠道的成熟度。”在国外,早已采用母库对疾的宝宝进行救,国内则刚刚起步。她所在的广州市妇儿中心母库成立至今,已有近450名早产儿、重症幼童接受“母营养”,小受惠的儿才3天。截至目前,国内已建立共25家母库,其中两家在广州。
据悉,此次活动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指导,母爱志愿服务队、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正佳热带雨林植物园、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联合主办。(健康中国)
图片、由“母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