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9月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武欣中)今天早上7时,素有“华侨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新学期第一场升旗仪式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如期举行,现场1800多名师生同唱国歌,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
升旗仪式结束后,20多名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手拉手组成“70”字样,在场的师生一起高唱《我的祖国》,祝福新中国70周年华诞。
在国旗护卫队中,法律系二年级的杨莹婷是一名来自香港的护旗手。
“刚到暨南大学读书时,赶上社团招新,国旗护卫队那面很大的国旗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有了一种敬仰之,我就报名加入护卫队”,杨莹婷告诉本报记者。
2018年,杨莹婷考入暨南大学法律系,刚刚入学时,这个连简体字都不太会写的香港女孩,有点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内地大活,然而,一年下来,她已经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成了“一家人”。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她和同学们一起到基层法院去实习,还通过了。令她开心的是,和国旗护卫队的小伙伴一起去了趟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近距离观看了升旗仪式。“目视着国旗升起,我的心里一直在默默哼唱着国歌”。
开学的日子到了,杨莹婷早早回到学校。和杨莹婷一样,这个开学季,暨南大学3千多名港籍在校除个别因实习、生请外,已悉数返校,开启了新学年的校园生活。
位于广州市的暨南大学是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目前,该校有来自12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近1.2万人,其中港籍有3千多名。
暨南大学团委的负责人介绍说,港澳台侨新生入校之后,可以通过丰富多的社团活动融入校园,学校还推出了领袖培养计划、宿舍结伴成长计划等一系列项目,助力港澳台侨们健康成长,并通过“中国文化之旅”、“校园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增进港澳台侨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力学与建设工程学院的港籍谢彬华来说,这个暑同样难以忘怀,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国文化之旅”,到革圣地延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学之旅。在实地了解了那一段光荣而艰苦的革岁后,谢彬华说:“我发现以前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还是太肤浅了,老一辈是靠拼搏奋斗创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今天的成就,非常不容易,我们青年应该多了解历史和国,学好本领,为国家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参加完开学典礼,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法律系大四李坤妮紧接着参加了2019年度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和很多香港年轻人一样,高中时,李坤妮面临着在港升学的激烈竞争,经过认真了解,她终选择到内地读书,成为暨南大学的一名。担任会干部、做志愿者、和家人一起旅行,在暨南大学的三年里,李坤妮的校园生活充实而多。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如今,李坤妮往返学校和家已经变的非常便捷。她告诉本报记者,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给香港青年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后,她希望留在大湾区工作,利用自己熟悉两地法律制度的长,为香港和内地的融合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今天的升旗仪式现场,记者还见到了已经的港籍陈童。“我从小就希望能做一名公务员,得知暨南大学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专业,我毫不犹豫的报考名”。在大学四年间,陈童一直担任班长职务。除了学业上的进步,陈童说,她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祖国和香港的关系,“就像根与叶一样”,“我要把自己在这边了解到的况告诉身边的每个人,点亮一盏盏灯,照亮香港,照亮祖国的未来”。
再有几天,就是暨南大学新生报道的日子,届时,还将有一千多名香港籍新生将在这里开启他们的精人生。据了解,今年,内地361所高校共录取香港7000多人,面向香港的招生工作持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
对于这些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弟学妹们,陈童说,暨南园是梦开始的地方,更是通往成功彼岸的光大道,希望学弟学妹可以好好珍惜在暨南大学学习的机会,以"为国效力"为高目标去努力,为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自己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