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本版图片由“猫”提供
本版图片由“猫”提供
每年6~8月,是灵活用工市场活跃的时期。一边夏季消费需求大幅提升,很多企业增加了阶段用工需求;另一边,成千上万的在暑有了大量可支配时间,涌入人力资源市场。
日前,一站式灵活用工平台——“猫”发布了《2019暑职场生存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调取平台2600万用户数据,数读暑工生存现状,解读当代95后、00后初涉职场“升职记”中的酸甜苦辣。
月入可超全职白领 也因力而焦虑
报告显示,暑工主力集中在95后、00后群体。16岁~22岁的暑工占整体从业人员的83%,他们中大部分为在校大。
从薪资待遇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暑工均薪远超三、四线城市,整体平均日薪在110元左右。其中,平均日薪在“100~120元”的占比高,按照平均薪资计算,暑月入甚至可能超过部分应届生全职白领。对一些大来说,一个月工挣的钱就足够给自己买一部手机。
数据显示,“职业技能”“餐饮服务”“实习”是年轻人选择集中的3个从业方向。年龄稍长的95后,更愿意选择高成长的岗位,更倾向于脑力劳动;而作为“职场小白”的00后则“来者不拒”,对于户外作业、劳动输出型岗位亦可接受,他们愿意在苦与累中历练自己,更期望尽可能多地接触。
职场初体验后,很多大发现,现实与期望存在一定落差,预备职场的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大部分人入职后意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技能、经验的匮乏”是其面临的直接的窘境,难以适应的工作环境,也令他们备感焦虑。
其中,95后感受到的就业力更明显,他们注重成长与规划,即使是也希望能为自己增益镀金。而一般的暑期工岗位,难以达到他们的期待。
暑期工高发的五类骗局
还发现,对大而言,在期工的经历中,让他们担忧的并不是工作累不累、薪酬有多高,而是担心自己被虚招聘信息忽悠。
这是眼下不容忽视的现实,上各类大机构良莠不齐,总有涉世未深的大不仅没挣到钱,而“被交钱”,甚至背上沉重的“务”。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搜集了高发的几类骗局。
第一类——高薪
大陈敏祺在网上找到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机会:只需下载一款语音软件,进入间听在线发布的工作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填写表格,即可获得每小时100元的报酬。
她被要求先交200多元的押金,后又以工号费、软件费、退款费等名目,被索要了近2000元,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类标榜着高薪、日结、手机可操作的在线,或者其他工作内容简单、薪酬却很丰厚的推销工作,大多是骗局。诈骗团伙通过这些噱头引诱人员前来应聘,之后便以保证保密文稿不外泄、确认合作资质等借口,要求应聘者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押金。而应聘者缴纳押金之后,骗子往往跑路消失,被骗的钱财也难以追回。
第二类——网络刷单
大二刘颖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个大量招聘冲量办卡人员的工作,4小时就能挣300元。当时接待她的工作人员说,让她办理的是“白卡”,一个星期后会自动注销,不产生任何费用。高薪诱惑下,刘颖与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很快就办理好10张电话卡。
然而不久前,有两家运营商通知她,说她名下的电话卡虽然注销了,但欠费并未处理。经查询,一张卡的欠费及滞纳金高达4000多元,而另一张则需要还款3300多元。尽管她一次次向网站投诉,但3个月过去了,依旧没有得到答复。
这类时下网络盛行的刷单骗局,利用了想挣钱又不想外出奔波的心理,以轻松方便的幌子吸引。骗子们会让用户用小金额刷单,通过一定甜头建立起信任。时机成熟后,骗子就会让用户进行高额刷单,并承诺返利丰厚。一旦得手,骗子就销声匿迹,让为之埋单。
第三类——收费培训
部分公司在招聘人员时,要求人员参与岗前培训,借培训名义收取培训费,并故意延长培训时间,按天数收取培训费,而真正上岗时间少于培训时间,薪酬远低于上缴的培训费,甚至还有中介收完培训费就直接卷钱消失。
第四类——入会办卡
有些诈骗公司通过发布多种类型的岗位,吸引人员前去报名,后又以岗位已经招满为由,忽悠办卡成为会员,可掌握更多新信息,快速获得优质,承诺找不到工作即可退款,以此为借口骗取会员费。而后获得的多是低薪又辛苦的岗位,骗子则收款后消失不见。
第五类——代理
微信群、QQ群等渠道招聘有很大一部分是骗局,骗子通过高校群发布诸如代理、刷单、字员等招聘信息,许诺高薪和高福利待遇,推荐各种三无化妆品、面膜、保健品代理岗位,只要缴纳一定金额就能成为代理。也有的是团伙作案,谎称自身是商家需要进货,让人员以此高额购入大量商品,然后便无踪影,而人员则花高价购买了一大堆无用商品,有人甚至被骗了数万元。
“活少钱多”的轻松“暴富”机会多数有猫儿腻
利用暑到上进行,对青少年而言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寻找的时候不能“一头热”,必须冷静分析,谨防骗局。
报告同时发布了防骗指南,提醒大先要选择正规求职渠道。
不要随意从如社交软件或网络广告电话、刷单群等各类无保障的渠道上选择工作。正规中介应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都能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保障局网站上查询。确定时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看清楚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方式等,同时注意留下凭证。
防骗指南中提到,那些不需要专业技能,又自由轻松“暴富”的大都有猫儿腻。骗子为了博取信任,通常会让人员先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然后才慢慢提出各种收费项目。而正规的一般不会提前收费,因此在面对“交钱”“押个人”等要求的时候,应多留心。
(本文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天津8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