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烨捷
12月13日~15日,约80名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儿科生聚集在国家儿童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学中心(以下简称“儿中心”),参加“儿童语言门规范化建设”学习班。这些生来自五湖四海,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办儿童语言障碍辅导机构的教老师,他们聚在儿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及身边的儿科生在面对语言障碍儿童就时,说出那句珍贵的“嘱”——建议到专门的儿童语言障碍专科接受。
章依文对儿进行干预训练。(上海交通大学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学中心供图)
“大多数家长,甚至包括一些基层院的儿科生,都会觉得孩子开口晚并没什么太大问题,等一等,长大就好了。”儿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主任章依文从业多年来见过太多抱着“等等看”心理的家长,他们往往在孩子3岁左右还不会说话时,才想起来院。而这时,往往为时已晚。
“儿童语言障碍的专业研究显示,这‘等一等’的时间,往往会持续4个月之久。”章依文拿出的专业数据着实令人惊讶,全国有15%~20%的两岁左右儿童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语言发育落后的况,7%~8%的6岁~12岁少年会发生学龄期语言障碍,“很多人觉得,2岁半、3岁还不会说话问题不大,长大会好的。但实际况是,只有不到50%的孩子长大后变正常了,还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没有干预的况下,并不会变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家长认知的误区,同时还是很多基层儿科专业生的认知误区,“在没有标准、引导的况下,很多基层生也会给一句‘等等再看’,但如果生能在具备知识的况下给一段‘简单引导’,将给儿带来大的帮助。”
章依文介绍,曾有业内专家把两批语言障碍况类似的儿进行对比,前者“自然等待半年”,后者则接受每月一次的一对一干预训练,结果显示,后者恢复率比前者高出31%,“越早干预,恢复率越高。”
不仅如此,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断目前也处在全国各地水平不一的况,很多语言障碍小者被当做自闭症在,这种不能及时对症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恢复率。
据悉,正常况下,2~3个月大的幼儿应该可以发出元音;6个月左右的幼儿可以发出音节、辅音;9个月大的幼儿可以发出类似单字的“语”;16个月大的幼儿开始进入语言发期,他们可以说出词组,词汇掌握量可能有40~50个;24个月大的幼儿应该至少能掌握50个词语了。
但很多家长对孩子运动能力发育的关注度,远高于对孩子语言能力发育的关注,待到发现孩子不会说话时,往往已经两岁多了。章依文介绍,即便到了6~12岁的学龄期,仍然有部分儿童有语言障碍。而这种障碍较容易辨别,它有3个显著征:第一,孩子词汇量积累与年龄不符;第二,孩子只会使用简单的语法和句型;第三,孩子存在与人对话、交流中存在障碍,无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章依文说,从她的临床研究来看,少年儿童语言障碍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屏幕暴露”,“很多孩子从一两岁甚至更早就开始接触电视、IPAD、手机等,这对本身没有致基因的正常孩子可能还好,但对存在潜在发基因的孩子而言,会加速、加他们发。”简而言之,正常孩子过早接触屏幕,可能会产生语言障碍;语言障碍基因携带者,如果不接触屏幕,则有可能一直不发。(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