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0日16时50分讯(记者 闫仪 见习记者 袁舒含)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理能力,除了员干部的帮带,还有其他路径。今(1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物联网应用能显著提升农村各项工作的效率,这样的“科技”已转化为实用技术。
“科技”让网格员省力省心
在今年的智博会上,重庆指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放光,这家本土公司主攻基层理领域。
“现在真是省时省力,以前为一件事要跑好几趟。”北碚区网格员王女士告诉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综网格双中心平台投用后,办事精准、省力,群众的评价也上去了。”
这套系统的开发者,正是指讯科技。
“科技公司也要接地气,跟着和国家的政策走。”指讯科技副总经理何泽坤说,国家出台政策,要求造创新理体系平台,各地掀起了一阵从基层综网格化到三合一的热潮,可市场却是一片空白。公司深度研读了相关政策,并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课题攻关。
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创新理新要求,以“建引领创新理为方向,坚持以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原则,索了德、法、自相结合的管理平台,创新推出美丽新村“互联网小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联网应用技术,通过“三合一”服务内容,构建一套完整的智慧乡村综合服务体系,为乡村老百姓通办事、就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后一公里”。
街道装了新平台满意度大增
如何畅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曾经困扰着涪陵马鞍街道。
他们的“解”同样是指讯科技的定制系统。
涪陵马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新系统的优点,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造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顺利解决了与群众的沟通难题。这些操作都能直接在网络上完成,可以说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处理速度和群众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
“引智”造自己的生态闭环
随着网购的进化,人脸识别已为公众熟知,而将“刷脸”应用到公众服务领域,指讯科技也下了一手好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并不是所有“科技”都是从底层开始研发,而是借助了很多外力。比如人脸识别(FACE+)技术,就源于中科院,经过多次算法升级,造出静默式活体检测技术,能应用于动态、开放、多场景下的人脸精准识别;此外,基EL-GIS技术开发了人房关联、实时监控、轨迹定位、电子围栏防区等36项应用;在大数据方面,则采用集群分布式储存,对于需要实时处理的数据给出实时响应。
集齐了“龙珠”,才终得以召唤“龙”。
何泽坤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他们依靠上述技术研发的产品,不仅在重庆本土站稳了脚跟,还在四川、山西、甘肃、贵州等多个省市开了市场。
科技公司跟政策走不会吃亏
推门而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该公司显眼的地方有一面荣誉墙,满满当当地记录着属于各类荣誉,其中40多项专利技术及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垒成一摞,尤为瞩目。2018年,重庆市生产力中心对指讯科技的产权评价为A级。
何泽坤说,公司以文化引领、人才先行、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的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基层理行业综合信息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下阶段将主要围绕全国渠道市场发展,加产品信息化的开发深度,完善产品功能以及进行BI运营端的开发。
“还是那句话,科技公司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而是把稳政策,跟着各项工作的大势走,才能脱颖而出,获得发展。”指讯科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