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优选“攻坚队” 拒绝“清谈客”
济南市公开遴选315名优秀年轻干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11月2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韩飏)记者今天从山东济南召开的“新时代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济南市公开遴选的315名优秀年轻干部,将计划分2批选派到国内外500企业和部分“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参会企业开展实践锻炼。第一批派出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第二批派出时间为2020年6月至12月。
针对此次优秀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工作,济南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志勇表示,济南市坚持“放手”但不“撒手”,持续跟踪考察,实施“精准滴灌”,防止“自由生长”,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安全度过成长期。
“这次公开遴选,要为了事业选人,选的是‘头拱地、嗷嗷叫、攻坚克难’的‘施工队’,雷厉风行、快干实干、干就干好的‘李云龙’,绝不是那些中看不中用、善考不善干的‘清谈客’”。马志勇介绍,今年7月,济南市启动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经过严格公开遴选,全省315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其中,副局级干部28人,正处级干部80人。
据悉,此次干部队伍是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接续、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总体平均年龄35.2岁。马志勇表示,这次遴选的年轻干部,一是层次高。全日制大学及以上309人,占98.1%,其中硕士研究生207人,占65.7%。博士研究生9人,占2.9%。具有经济、法律等专业背景的超过60%。二是结构比例优。总体平均年龄35.2岁,80后、85后、90后各占一定数量;女干部142人,占45.1%。三是来源渠道广。既重视使用“本土干部”,又坚持“眼睛向外”选人,着力通挡在条块之间、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的“玻璃门”,努力解决政干部来源渠道单一、经历结构同质化问题。这批干部中,企事业人员81人,占25.7%;驻济高校12人,占3.8%;交流使用78人,占24.8%,保持了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这次公开遴选,一次集中选拔3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规模大、范围广、层级多、结构优,这在山东省尚属次。
综合考评工作是选拔干部的基础和关键。此次综合考评工作改变以往统选拔方式,创新设置了理论、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测评、集体面谈、业绩评价四个环节,分权重量化赋分,充分体现出高素质专业化要求。
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次成功运用全程信息化无纸化理论,实现了考场自动编排、在线实时答题、信息加密存储、交叉盲评阅卷,排除了书写版面等因素干扰,真正考察出年轻干部适应新形势行政工作的能力水平。其次,此次综合考评次将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测评实质运用到选人用人工作中。
“这次是一个自我了解,也让他人认识自己的过程”。在“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测评”环节,获得第一名的毕博浩表示,13年扎实的基层和机关工作经验,练就了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能够在这次遴选中脱颖而出,让我更清晰、准确地找准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毕博浩被拟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议活动处处长。
本次共选派176名年轻干部参加实践锻炼,采取组团服务与个别选派相结合的方式,分别组成18支项目落地攻坚队、30个“双招双引”协作组,精准对接产业项目,发扬“店小二”精,搭建起济南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同时选派的38名驻企实习联络员,优先推选熟悉经济、规划建设、财政金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年轻干部。
据悉,干部选派期满后,接收企业对干部出具工作鉴定,济南市委组织部将会同企业和派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选派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步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在实践锻炼期间表现不佳的干部,免去试用期职务,不再作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