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中国人权研究会26日发表《美国长期存在的别歧视问题严重阻碍妇女人权的实现》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长期存在的别歧视问题严重阻碍妇女人权的实现
中国人权研究会
2019年11月
消除一切形式的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975年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指出:“男女平等是指男女的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不但至今仍未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这一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其国内存在的别歧视问题也日益化,严重阻碍了妇女人权的实现。
一、美国别歧视问题的主要表现
别歧视是美国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美国妇女受到长期的、系统的、广泛的、制度的歧视,各种公开的、蔽的别歧视现象触目惊心。
(一)经济领域的别不平等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妇女在经济领域的权利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妇女在就业、薪酬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歧视。
其一,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相当严重。据统计,妇女占美国总劳动力的比重超过46%,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妇女的劳动权利并未得到相应的保障。一是美国职业的别化区分明显。在美国,妇女就业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文书工作和零售业等领域,在高声望领域妇女所占的比重大大低于男。与美国科技从业者数量增加相,美国女科技从业者人数却在明显地下降,仅仅占全部科学技术领域工作人数的1∕4左右。在美国排名前25的科技公司中,女员工仅占全部员工的19.6%。二是美国妇女失业率明显高于男。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美国零售业岗位共减少54300个,但男和女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女失去了超过16万个职位,而男却增加了10.6万个职位。三是美国职场对怀孕妇女和哺期妇女存在歧视。孕妇和新生儿母亲面临着现实的就业歧视问题,许多雇主并不尊重《怀孕歧视法案》,时常发生逼迫怀孕女员工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事件。四是在职业发展中,妇女无法获得与男同等的发展机会,很难破职业竞争中的“天花板”。《旧金山纪事报》网站2018年12月21日报道,在美国科学技术领域工作的女中,有50%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经历过别歧视;约70%的女受访者表示,在政界和商界担任高层领导职位的女太少。
其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多年以来,男女两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维持在21%左右,其间2007年差距为23%,2016年差距为19.5%,缩小差距的幅度并不大。2017年美国女的年工资收入仅为男的80.5%,与2016年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2018年美国女的年工资收入仅为男的81.3%。在别歧视更明显的州,女工资更低。不同种族妇女的收入差异也很大。非洲裔女的工资仅相当于男的62%,拉美裔女的工资仅相当于男的54%,部分州有人种女工资水平尚不足有人种男工资收入的50%。女在各个类型工作岗位的平均工资都低于男,即使是在像护士等工资较低而且以女为主的职业中,女的工资依然低于男。
其三,妇女贫困问题严重。联合国专家组2015年12月11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美国贫困妇女比例从12.1%上升至14.5%,该数字持续高于男,其中主要是族裔少数群体、单亲家庭妇女和老年妇女。斯坦福大学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心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南部农村的整体贫困率为20%,其中非洲裔美国人的贫困率是33%,非洲裔妇女的贫困率高达37%。美国退休安全研究所的研究显示,退休后女比男更容易陷入贫困,美国65岁以上女陷入贫困的几率比男高出80%,75至79岁女陷入贫困的几率更是男的3倍。
(二)妇女遭受职场骚扰和侵害
美国妇女在工作场所遭受骚扰和侵害的问题为普遍。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60%的女在工作中遭受过骚扰。由于许多受害者因各种原因不敢提出指控,妇女遭受骚扰和侵害的实际数量可能会更高。《今日美国报》网站2018年9月26日报道,骚扰、侵在美国界已经成为系统问题。根据对全行业的,94%的受访女表示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某种形式的骚扰或侵。2017年10月,针对美国影视制作人哈维·温斯坦侵多名女明星的丑闻,美国各界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名为“METOO(我也是受害者)”的运动,鼓励受害者用这种方式议美国广泛存在的骚扰和侵害,得到了百万余人响应。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7年11月22日报道,前美国奥林匹克体操运动队生拉里·纳萨尔被指控侵接受其的女运动员,受害者达130多名,其中包括多名奥运金牌得主。《今日美国报》网站2017年11月20日撰文指出,美国各州议会深陷骚扰丑闻。《得梅因纪事报》2018年10月14日报道,艾奥瓦州有20多名议员或议会工作人员卷入到骚扰案件中,而案件受害者由于担心失业或报复不得不在10余年中保持沉默。
(三)校园骚扰和侵害问题严重
美国高等院校联合会2015年9月发布的结果显示,23%的大学本科女生遭受过骚扰或侵害,20%的大认为侵和不当行为成为大学校园中为严重的问题。美国科学研究网站2017年的显示,在美国主要的研究型大学,每10名受访女研究生中就有1人曾经遭遇教职员工的骚扰。《迈阿密先驱报》网站2016年9月21日报道,一名16岁的高中女孩在佐亚高中的教室被侵之后,而因申诉被校方多次停课,学校负责人在过程中甚至迫她和侵害人在同一个房间进行询问并演示受害过程,致使其遭受二次心理伤害。
(四)妇女遭受暴力侵害的况严重
对妇女的暴力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美国各个阶层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安全、健康和人格尊严。
其一,妇女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美国,平均每3名妇女中就有1人受到过家庭暴力的伤害。据美国家庭暴力研究所统计,美国家庭暴力受害者85%为女,每年有530万妇女受到虐待,有千余名妇女被她们的配偶、同居者或男朋友害。美国疾控制与预防中心2018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7.3%的美国女在生活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来自亲密伴侣的身体暴力、暴力或跟踪。而据美国终止家庭暴力全国网络发布的报告,受资金限制,依然有部分家暴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其二,少数族裔女遭受骚扰和侵害时有发生。《今日美国报》网站2018年5月4日报道,美国疾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少数族裔社区家庭暴力事件更为多发,45%的非洲裔美国女遭受过亲密伴侣的身体或虐待。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超过4∕5的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女在一生中经历过暴力,其中超过一半的女经历过暴力,而施害者大都为其他族裔的男。《赫芬顿邮报》网站2018年11月14日报道,国家罪信息中心仅2016年就收到5712例有关原住民妇女失踪的案件报告。
其三,队是妇女骚扰和侵害的重灾区。美国女人在服役期间也经常遭受骚扰和侵害,有媒体质疑美国队中存在“文化”。显示,在美国队中,超过32%的女表示曾遭受过侵,有80%的女表示曾遭到过骚扰。近年来,美国队中骚扰和侵害的案件数量还在持续攀升,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美国国防部2017年5月发布的年度侵害报告显示,2016年队中发生的侵案件多达14900件。2017年受“METOO”运动的影响,大量队女主动站出来揭露自己曾遭受的骚扰和侵行为。
其四,内妇女遭受暴力问题严重。美国内妇女遭受暴力的问题早已引起联合国的关注。联合国2016年发布的报告指出,“我们同意妇女暴力问题别报告员在她关于2011年8月访问美国的报告中提出的担忧,尤其是被羁押妇女遭受的过度监、单监、暴力,给孕妇戴镣铐以及对需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妇女缺乏替代监的刑罚……”英国《卫报》网站2017年6月29日报道,美国各地的和羁押场所管理混。贩卖人口者经常将被关押的女运出来,通过品控制、野蛮殴等方式迫她们进行交易,使她们陷入罪和被剥削的无尽循环中。根据美国司法部网站2018年7月11日和11月8日披露的信息,美国联邦前囚押送官员埃里克·斯科·金德利在任职期间曾多次持械虐待侵女囚,导致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其五,宗教场所频发侵害案件。自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揭露宗教场所侵害丑闻之后,近年来依然发生过多起此类侵害案件,女和儿童都是严重受害者。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8年8月报道,超过1000名妇女儿童在过去数十年间遭到300多名牧师侵害。
(五)少数族裔妇女健康权利缺乏保障
根据美国疾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无论收入水平如何,非洲裔妇女和儿童的亡率都高于白人,非洲裔的人均预期寿比白人低约3.5岁,非洲裔婴儿亡率是白人的2.3倍。少数族裔妇女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不久的亡率高于白人妇女。非洲裔妇女只占美国女人口总数的约14%,但艾滋感染者中非洲裔妇女却占近三分之二,每年新感染艾滋的妇女中有66%是非洲裔,非洲裔妇女艾滋者亡率是白人妇女的近16倍。
二、美国产生别歧视问题的根源
美国存在的严重的别歧视问题,有其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美国由来已久的别歧视统、父权制文化,别是制度的弊端是导致别歧视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的根本障碍。
(一)别歧视的历史统由来已久
美国的别歧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作为美国立国的政纲领,《立宣言》中所指的“人”却是不包括妇女和人的。美国长期以来自我标榜的“美式人权史”实质上只是属于白人男的历史,“美式人权”实际上仅是白人男享有的权。1848年7月,美国妇女举行第一届女权大会,效《立宣言》发表了《美国妇女权利宣言》,尖锐地指出妇女在法律、政、经济、等各方面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要求与男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美国妇女争取自己平等权利的道路异常曲折。
自建国初期开始,美国妇女就一直呼吁法承认其选举权,但是在这个自视“民主、自由”的国家,直到建国100多年后的1920年,美国法第19条修正案正式生效,妇女才获得了选举权。美国妇女为争取与男子的平等权利和地位进行斗争的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沉重的别歧视历史统。
(二)父权制文化妨碍两平等关系的形成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美国中父权制文化根深蒂固。父权制文化将现实存在的别歧视看作是自然形成的、理所当然的和不可改变的,是由妇女的生理状况决定的。这种观念已经渗透到了美国文化之中。公众和一些政家的言论中充斥着对妇女的陈规定型的偏见。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让妇女返回家庭”成为一股大的思潮。美国普遍认为,妇女的角就是生儿育女,成为贤妻良母。1963年美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贝蒂·弗里丹出版《女的奥》一书,向这一陈腐的妇女观提出了挑战。如今,在许多美国人的内心深处,美国仍然是一个“女人为家庭主妇”的。这种文化氛围,使得美国妇女在政、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人领域中,女也处于与男不平等的地位。公众更多地将男与领导人的角联系在一起,而将女与抚养孩子、照顾家庭联系在一起。
在父权制文化长期浸染下的一些大众媒体,建构了以男话语为核心的别关系,播陈规定型而且贬损的妇女形象,以谋求狭隘的商业和消费主义利益,也进一步固化了妇女的弱势地位和公众对女的刻板形象。明显的例证是在政选举中,媒体对参与政的男和女的报道不同,明显对女抱有一定程度的偏见。
(三)制度的弊严重阻碍着别平等的实现
多年来的妇女运动虽然使得美国的别不平等状况有所改观,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女受到不平等对待的状况。联合国专家组2015年访问美国后发布的报告指出,妇女在竞选筹款方面面临的巨大困难是导致妇女在选举政职位任职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几十年中,金钱在美国政选举中的作用大幅增加。男主导的政人际网络的排他,是导致美国妇女筹集竞选资金困难重重的原因之一。
美国以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为少数金融寡头和垄断集团所左右。美国政制度中扮演主角的共和、民主,实际上被少数利益集团所掌控。美国国会和的很多政客实际上沦为资本和少数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这种制度的背景下,资本、权力、少数人的利益成为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管理的终价值指向,从而决定了美国难以把实现别平等放到应有的位置而重视,没有从实现公正和妇女人权的高度来看待消除别歧视问题。因此,美国很难采取积措施解决别歧视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
2010年和2015年美国接受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时,美国均承诺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然而时至今日,美国国会仍未批准这一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联合国报告指出,对于批准该公约的拒映了美国政界对于保障妇女平等人权的对力量。此外,美国也没有响应联合国的倡议,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更没有推行联合国倡导的促进妇女参政的配额制度。
按照联合国近年来对工作时间、部分就业等更为灵活的“家庭友好”就业举措进行的评价,美国在20个工业化国家中名列后。在工业化国家中,美国是唯一没有从立法上保障带薪育儿的国家。此外,美国只有16%的劳动妇女享有全薪产,美国迟迟没有解决男女同工不同酬这个老大难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暴露了美国制度的种种弊端。
三、美国别歧视问题的严重后果
妇女人权是普遍人权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的权利及其实现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美国存在着严重的别歧视问题,严重妨碍妇女人权的实现,加剧了美国不平等状况,也阻碍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一)严重妨碍美国妇女人权的实现
女是人类的母亲,妇女问题不仅仅关系着女自身,也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和保障妇女人权,实现别平等是关键,同时也是国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五个目标,就是实现别平等,增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虽然在赢得选举权后的近100年间,美国妇女在争取各方面平等权益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美国现存的种种别歧视问题,严重阻碍了妇女权利的实现和发展。联合国专家组严厉指出,美国妇女并没有获得其作为公民的正当地位,在妇女公共和政领域任职率、经济和权利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的国际标准方面,美国处于落后地位。美国存在的严重的别歧视状况直接影响到许多美国家庭的稳定发展和未来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二)加剧美国的不平等
别平等是平等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公正的关键问题之一。别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参与、经济、政的机会和权利,平等、公正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美国妇女在经济领域、人身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导致其对自身地位不平等和不公的不满绪不断高涨。根据盖洛普咨询公司网站2018年1月10日发布的数据,46%的女受访者对自己的地位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这一比例在2008年的中为30%。《纽约时报》网站2018年1月20日报道,数百万人参加“2018女游行”,对现任政策表示烈议。美国存在的严重的别歧视状况,加剧了美国本来就很严重的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撕裂了美国。
(三)阻碍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1993年联合国《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妇女和女童的人权是普遍人权当中不可剥夺和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部分,妇女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充分和平等参与政、公民、经济和文化生活,消除基于别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是国际的要目标。”实现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尽快消除别歧视,切实保障妇女权利,实现全面的、系统的、事实上的男女平等,是国际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在当今世界格局和全球理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本应在消除别歧视、保障妇女权利方面展现负责任态度、发挥积建设作用,事实却是美国存在的别歧视状况一直在延续甚至化。不仅如此,美国甚至于2018年6月19日悍然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多年来,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一直把人权作为指责和干预他国的政霸权工具,而对自身存在的包括别歧视在内的严重人权问题却视而不见,甚至对承担国际人权公约的责任持消拒态度。美国的所作所为,不仅与人类共同的人权价值背道而驰,而且越来越成为国际人权领域的“搅局者”和“麻烦制造者”,严重损害了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