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小到家附近的幼儿园应该有多少、城市新区应建几个公园,大到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由谁照顾、养老金会不会面临支付危机、要不要延长退休年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借助人口普查的数据作出相应决策。
据近日《经济日报》报道,“为啥国家要搜集这么多信息?还能不能有点?”“查清楚人口就好,为啥还要‘查房’?”针对2020年将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担忧。据悉,此次普查主要人口和住户的基本况,包括姓名、公民号码、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姻生育、亡、住房等况。
“进家点名查户口”是很多人对人口普查的印象,而很多人并不太明白它对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小到家附近的幼儿园应该有多少、城市新区应建几个公园,大到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由谁照顾、养老金会不会面临支付危机、要不要延长退休年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借助人口普查的数据作出相应决策。
作为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五年一次的1%人口抽样、每年的1‰人口抽样,构成了我国基本的人口体系。
面对新一轮的人口普查,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人口普查的现实作用和重要意义,关系到公众能否积参与和配合,关系到相关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人口普查工作利国利民。对国家来说,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对公民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人口普查的终受益者,普查的数据信息不仅有助于个人精准、及时地享受相关民生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求学、就业等个人选择和生活走向。
在很多重大决策中,人口普查都发挥了重要的“头”作用。例如,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约有1300万人口没有户口,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决定为八类无户籍人员落户,这无疑是理的进步。
没有就没有发言权,更谈不上决策权。眼下的改革和理,说到底都是在做人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掌握客观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是基础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人口普查是一场全民总动员。当公众对人口普查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就会发现这项工作并非事不关己,而是个体对国家应尽到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关注人口普查,就是关心自己的生活。
人口普查的顺利进行,也考验着职能部门的能力与智慧,包括守好信息采集边界、及时解疑释惑、随时倾听馈等。目前,面对公众为何既要“查人”还要“查房”的质疑,相关负责人已作出详细回应。针对公众的泄露担忧,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全流程加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相关机构和人员一旦不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人口普查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升级,此次普查将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而数据采集之后如何使用,相关方面也要及时做好信息公开。
人口普查是在为全国人口精准画像,是在为高质量发展绘制基础数据。利用好这一“算法”工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精准、高效发力,有待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