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疲劳不当回事
发布日期:2019-08-23 08:48:20
来源于:http://news.cyol.com/app/2019-08/23/content_18125031.htm
现在“累”“困”“没劲儿”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口头禅。原来“累了”“困了”睡一觉就又生龙活虎了,但现在况好像有些不同,一个劲儿地睡,但好像很难解乏;一个劲儿地吃,好像吃啥都一个味;有些人的工作生活也进入了循环的状态。专家提醒,疲劳常常短暂而无恙,但有时也会因缠绵而致肌体功能损害。生理疲劳莫惊慌疲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健康人群亦时有发生。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现代人工作度大;二是平素身体体质状况不是很好或有基础疾;三是应急或遇紧急的突发事件,如升学等,也会引发疲劳;四是季节因素影响,如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容易疲劳。谈到疲劳与“慢疲劳综合征”,湖南省中大学第一附属院主任师陈其华说,疲劳既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应,也可能是某些疾的表现之一。一般生理疲劳可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消失,若疲劳感经常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可发展到亚健康状态甚至成为某些疾的症状。如何判断“慢疲劳综合征”?专家认为,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慢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一定有诱因,症状表现有一定的持续;如果未采取规范、有效的干预措施,其症状不会很快消失。若熬加班,第二天疲倦乏力,则不能称为“慢疲劳综合征”。专家调,对于“慢疲劳综合征”既要考虑症状发生的持续时间,更要考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二者不可偏废。“慢疲劳综合征”与经衰弱有区别,但很多人却分不清楚。其实,经衰弱主要体现在经功能的下降或异常,如记忆力下降、格急躁等;而“慢疲劳综合征”则以严重的疲劳作为主要症状,尚可伴有躯体症状,如肌痛或肌无力、多发非关节炎关节痛、低热、头昏、抑郁、烦躁、食下降、功能减退等。受后天因素影响更多见导致“慢疲劳综合征”的因素,除先天不足外,更多的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1.劳累过度。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从事脑力劳动者其眼睛疲劳、手腕酸痛、腰背酸痛及关节劳损等与职业相关的症状高发,电脑、手机等现代设备所带来的“视疲劳”,甚至有些会伴有精恍惚和绪焦躁等精障碍,以上况都与劳累过度有关。2.不良绪。《内经》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不正常的绪会损伤脏腑正常功能。当心抑郁、失落、悲伤时,都会使人精不振,疲惫不堪。3.饮食失调。有些人为了健康选择吃素,但这也需因人而异。对于年老体弱者,一味追求素食,甚至连都不食用,长期如此,会造成必需营养成分尤其是来源于动物的必需氨基酸的匮乏,致使精萎靡、记忆力下降,易于疲劳。另外,错误的减肥方法容易导致疲劳,暴饮暴食同样会导致疲劳。前者是因为脾胃功能虚弱,气生化之源不足;后者则是因为脾胃受损,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精微物质的吸收,日久导致肌体衰弱,从而产生疲劳。4.生活作息不规律。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然而,现在很多人起居无常,还有长期熬等不良习惯,均易损耗精。专家表示,过于安逸之人也容易产生疲劳。因为睡得过多,脑力活动少,肌体运动锻炼少,导致气运行不畅,从而出现精萎靡,浑身乏力等疲劳症状。5.疾因素。疲劳常伴随一系列疾,如肝脏疾、心脏疾、肾脏疾或症等。对于长时间无明显诱因的疲倦乏力,不可小觑。因疾选不当所引起的疲劳也需重视。解热、消炎、镇痛使用不当,可引起眩晕、耳鸣、低,易促使老化;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可引起高脂、高糖及高尿酸等,加速衰老。后失于养可导致“慢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如大手术后,气亏虚,调护不当,或饮食失宜,或不良绪刺激等,均可导致慢疲劳。疲劳亚健康≠“慢疲劳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在《保健大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和虚弱症状,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处于健康和疾之间的状态,既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也不符合现代学有关疾的临床或亚临床断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3个月或3个月以上)身体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等症状。北京中大学副主任师薛晓琳表示,简单地理解,就是当感到身体不适、心理出现问题、适应能力出现障碍,并且持续或者复出现达到或超过3个月,去院做检查又被告知没有现代学目前认定的任何疾的时候,这时可能正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范畴较大,其中以疲劳为主症的亚健康,称之为“疲劳亚健康”。很多人认为“疲劳亚健康”就是“慢疲劳综合征”,其实不然。专家解释说,虽然两者都有疲劳表现;都依据者主诉的主观症状来判断;都没有定的实验室指标或者其他客观指标,但“慢疲劳综合征”有规定的断标准和限定好的断规则,且已被纳入目前的国际疾分类中。目前对两者的程界定不一样,“慢疲劳综合征”要满足至少6个月的时间,“疲劳亚健康”需满足至少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