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昨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目标: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理体系和理能力现代化。
意见提出,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意见有高度、有力度、有精度、有深度。”中央校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胡颖廉表示,意见从顶层化协同,将食品安全嵌入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从而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理绩效的放大倍增效应。
意见提出,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用5年左右时间,以点带面理“餐桌污染”,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胡颖廉指出,意见精准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围绕国产婴幼儿、保健食品行业、校园食品安全等全高度关注的话题,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
意见提出,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大限度消除不安全风险。
胡颖廉表示,意见有力实施全链条严监管,别是调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粮食收储质量,真正从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重大风险。
“到2020年农兽残留限量指标达到1万项,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意见提出,加快制修订标准,改革许可认证制度。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减少制度交易成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意见体现了“放管服”改革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衔接,为市场监管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食品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预期、公平的基础制度。
总体
目标
到2020年 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区域、系统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基本得到控制,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基本相适应。
到2035年 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理体系和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产地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理,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违法罪明显减少。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运行有效,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措施
严谨的标准
到明年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加快制修订标准。立足国、对接国际,加快制修订农残留、兽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到2020年农兽残留限量指标达到1万项,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快制修订产业发展和监管急需的食品安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配套检验方法标准。完善食品添加、食品相关产品等标准制定。及时修订完善食品标签等标准。
严格的监管
网络订餐平台保证线上线下同标同质
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实施耕地土壤环境理保护重大工程。加流域水污染防工作。
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严格执行农兽、饲料添加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使用国家明令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将高农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落实农业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指导农户严格执行农安全间隔期、兽休期有关规定,防范农兽残留超标。
严把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
严把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加保健食品等殊食品监管。将体系检查从婴幼儿逐步扩大到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不合规、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等问题。
严把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
严把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人员管理等规定。集体用餐单位要建立稳定的食材供应渠道和追溯记录,保证购进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严格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保证一次餐具制品质量安全,所有提供网上订餐服务的餐饮单位必须有实体店经营资格。
严厉的处罚
制售行为“直接入刑”
完善法律法规。研究修订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修订完善刑法中危害食品安全罪和刑罚规定,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研究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推动农产品追溯入法。加快完善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售行为“直接入刑”。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明确衔接规则、涉案食品检验认定与处置协作配合机制、检验认定时限和费用等有关规定。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依法严肃追究故意违法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严厉击违法罪。落实“处罚到人”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行食品行业从业止、终身业,对再从严从重进行处罚。严厉击刑事罪,对节严重、影响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从重判罚。
加基层综合执法。
化信用联合惩戒。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严重失信者名单认定机制,加大对失信人员联合惩戒力度。
严肃的问责
作为干部惩和使用、调整重要参考
明确监管事权。
加评议考核。完善对地方委和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制度,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
严格责任追究。
行动
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国家建立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
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的法规知识抽查考核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
加生产经营过程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况、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评价。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要达到90%以上。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食品生产企业对其产品追溯负责,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国家建立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建立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和规范,完善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加全程追溯的示范推广,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接受监督,互通互享信息。
积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因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损害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推进食品安全共
鼓励知人举报违法罪行为
加风险交流。
化普法和科普宣。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合理膳食,开展营养均衡配餐示范推广,提倡“减盐、减油、减糖”。
鼓励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准确客观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有序开展食品安全舆论监督。
完善投诉举报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励制度。鼓励企业内部知人举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违法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励。加对举报人的保护,对击报复举报人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对意举报非法牟利的行为,要依法严厉击。
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
用5年左右以点带面理“餐桌污染”
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用5年左右时间,以点带面理“餐桌污染”,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国产婴幼儿提升行动。在婴幼儿生产企业全面实施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自查报告率要达到100%。完善企业批批全检的检验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常态化机制。止使用进口大包装婴幼儿到境内分装,规范标识标注。支持婴幼儿企业兼并重组,建设自有自控奶源基地,严格奶牛养殖饲料、兽管理。力争3年内显著提升国产婴幼儿的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保证校园食品安全,防范发生群体食源疾事件。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鼓励家长参与监督。对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及食品销售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保证营养餐质量。
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广“明厨亮灶”、餐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经营和中央厨房,提升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鼓励餐饮外卖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容器包装。大力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改善就餐环境卫生。
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行动。全面开展严厉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宣、虚广告等违法罪行为。广泛开展以老年人识骗、防骗为主要内容的宣教育活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大力整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保健食品行为,击销。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