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导读
半个多世纪前,为了对大面积侵袭全国的流行,在云南花红洞的一片荒山中,几位学家默默炼起了“仙丹”。
有时候,饲养员会饿得去实验猿猴的饲料做口粮;还有的研究人员,竟然不惜用自己年幼的孩子来做物实验。
在如此艰苦卓绝的工作条件下,他们成就了一项“甜蜜的事业”。
这份甜,你我都有幸品尝过,它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糖丸爷爷”顾方舟细细品味。
敬请收看《中国有故事》
第12集:“糖丸” 的记忆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
你小时候吃过糖丸吗?
这个叫脊髓灰质炎,老百姓习惯叫它小儿麻痹症,一旦得就无法愈。这样的染,半个多世纪前,曾大面积侵袭全国。后,居然被一颗小小的“糖丸”完全消灭了。
1955年,学家顾方舟临危受,牵头研制疫苗,对脊髓灰质炎。在云南花红洞的这片荒山中,团队用9个月的时间,建起了实验室。
研发的过程,赶上自然灾害,每天只能吃几两粮食,重体力活、高度脑力劳动却一天也不能停。一次,实验用的猿猴室发生骚,饲养员吃猴子的粮食被发现了,令人既愤怒又心酸。人居然饿得去猴子的口粮。
疫发,顾方舟跟争分夺秒。面对未知的风险,他甚至用自己的孩子试验疫苗。幸运的是,实验终获成功。1960年底,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流行的高峰退了下去。
欢欣鼓舞的同时,新的难题又来了,要保证疫苗活,同时能让疫苗有效地覆盖全国,储和运输成了大问题。当时的中国没有冷链运输条件,城市还好说,可疫苗怎么运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呢?
一筹莫展的顾方舟想到了孩子们爱吃的糖果。
对啊,用摇汤圆的方式,把液体疫苗包在糖和奶里,做成“糖丸”,装在保温瓶中,再把冰块放进去,就解决了储运问题。
“糖丸”好吃又方便,“土办法”可是解决了大难题!就这样,顾方舟成了大家口中的“糖丸爷爷”,这一叫就是半个多世纪。
2000年7月11日,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在顾方舟从55年的聚会上,白发苍苍的顾方舟和老同事们说:“人宝贵的东西,是生。回往事时,不应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同志们,我们为消灭小儿麻痹,奉献了一生,值不值?”
大家齐声说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