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2日11时讯(记者 王庆炼 )“李主任,我们的公交站建设得怎样了啊?”“李主任,啥时候通车呢?”近,李利云走在社区路上,总能听到居民听公交车站的消息。5000多户,1万多人终于能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他们心里的“头等大事”终于尘埃落定。
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公交车站,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街道美丽光家园社区,李利云则是该社区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今(22)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井口街道了解到,该社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主题教育,积索创新理方法,通过建联席会、“光小喇叭”“四方亲”志愿服务等方式,解民忧、暖民心、纾民困,让居民大小事务齐参与,共抓社区“微”理。
解民忧 少走1公里 车站修到家门口
美丽光家园社区成立于2016年底,是一个有1.5万户,4.5万余人的公租房社区。由于人口多,流动大,居民诉求自然也多、杂。
但是,在众多诉求里,美丽光家园三期由于没有公交车站,出行不便的问题成为居民的“头等大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美丽光家园附近有美丽光公交车站、果园社区站,距离一期和二期住房较近,但距离三期住房,分别有1.5公里和1.1公里,步行少要15分钟。
而这15分钟,却是关乎三期5000多户、10000多人每天出行的15分钟。
“尤其是上班族、娃出门赶时间,很不便利。”李利云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有的老年人想出去逛逛公园,想到要走这么远坐公交车,都退堂鼓。
増修公交车站的意见不断通过“光小喇叭”、员、网格员、居民代表到建联席会上。
经过第三季度区域化建联席会向沙坪坝区相关部门映实际况,协调相关工作,今年11月,重庆西部公交公司双碑分公司已经在三期增设了公交站点并作为237路公交车始发站。
该公交车站距离三期住房大门100米不到,真正实现了社区居民“3分钟赶公交”的心愿。
目前,公交站台已经建好,正在完善水电等相关设施,预计今年春节前开通发车。这桩居民心中的“头等大事”,终于尘埃落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建联席会是美丽家园社区对公租房管理和社区理的一项积索。社区发动辖区院、学校、、消防支队、小康集团、洪泉物业等21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理工作,搭建区域化建联席会平台。
通过民恳谈会、光小喇叭等收集居民意见,在建立需求清单的同时,梳理联席会成员的资源清单,通过需求与资源的匹配程度,建立项目清单,指定相关单位落实项目,解决居民大小事。
建联席会成立以来,已召开会议12次,合力解决停车、安、环境、交通等热难点问题40余件。
暖民心 流动员有小家也有“大家”
穿着红、挂上小喇叭,早上9点,“光小喇叭”一响起,流动员熊勤民的“晨练”开始了。
“一圈走下来,还是要2个小时哦。”熊勤民指着窗外的小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他现在已经是“光小喇叭”的核心成员,通过早晚“转”小区的形式,和队友轮班给社区居民送去优惠政策、时事热点等资讯。
熊勤民是开州区的退休教师,2016年从开州搬到沙坪坝美丽光家园社区。一到美丽光家园社区,他这名老员,就找到了组织。
“光小喇叭”“员校”“微课”“光书吧”等活动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社区居民还亲切的称他为“婆婆嘴”。
“婆婆嘴”熊勤民的出名,则和社区流动员的管理不无关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美丽光家园社区在公租房社区建立“流动员之家”,将流动员“三个一”服务和“五管”制度作为加流动员教育管理,促进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推动器”,让流动员“离乡不离”。3年来,已有40余名流动员主动向社区组织靠拢,实现由组织找员到员主动联系组织的良好转变。
为方便流动员参加学习,社区委开展“员校”“空中校”“微课”“微宣讲”等学习方式,让员时时处处学习,随时随地交流。
在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同时,社区委引导员不忘初心、牢记使,主动在社区理、提升城市品质、创文等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现组织倾心为员服务,员主动为社区奉献的良互动。
纾民困“四方亲”上线 和谐社区居民共建
除了熊勤民,网格员陈利也是“流动员之家”的老熟人,同时,她还是一名“好”。因为,她把在“微课”“空中校”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陈利是美丽光家园30栋和31栋的网格员,她的王牌技能是“疏导感问题”。
说起这个“长”,陈利回忆起了当网格员来第一次处理的“楼”事件。50几岁的老夫妻因小孩问题吵架,“战争”发酵升级到“老伴要楼了”!
接到求助电话,陈利立马赶到现场,拦下当事人。将双方拉到沙发上平复心,尽沟通。
“其实两夫妻的感还是很好,就是因为娃儿的问题才吵架。”陈利回忆道,彼此相爱就是初心犹在,只要不忘初心,还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
从这个思路出发,陈利换位思考,晓之以动之以理对两人做思想工作、想解决办法,终于让老两口破涕为笑。
社区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利云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公租房住户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各不相同,邻里融合度较低,归属感不。
针对这一现象,社区委吸纳员、居民骨干等成立“四方亲”志愿者服务队,联合物业、房管、城管等大力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同行、学雷锋、邻里互助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积递正能量,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了温暖的熟人社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美丽家园社区不断梳理群众的困难、烦恼、期盼和意见,及时解民忧、释民惑、暖民心、纾民困。截至目前,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4条,解决71条,公租房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