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彬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磊)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院造干细胞采集室内,经过6小时紧张采集,来自淮南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四丁奔成功捐献270毫升造干细胞悬混液,救助浙江一位年轻白者,为她送去生希望。
今年23岁的丁奔安徽安庆市一个普通农家,丁奔2岁时,父母外出工,他跟着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初中时,他就读于当地希望中学,老师曾告诉他们,这是全国各地爱心人士捐建的学校,这句话在少年丁奔心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
考入淮南师范学院后,他刻苦学习。作为会干部,他利用周末带领同学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关爱老人生活,参加淮南市红十字志愿服务。
2019年9月,正准备考研的丁奔接到淮南市红十字会电话,得知他的造干细胞捐献样本与一位白者初配成功。远在山东工的父母接到儿子告知电话后,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仍支持儿子做好事。
目前,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躺在造干细胞采集室内的丁奔流露出坦然的笑容。“考研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挽救别人生更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递爱、延续温暖,让小水滴汇聚成爱的河流,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院造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淮南师范学院大四丁奔成功捐献270毫升造干细胞悬混液,救助浙江一名白者。陈彬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院造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淮南师范学院大四丁奔成功捐献270毫升造干细胞悬混液,救助浙江一名白者。陈彬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院造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淮南师范学院大四丁奔成功捐献270毫升造干细胞悬混液,救助浙江一名白者。陈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