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邓小平 (受访者供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第二野战政委邓小平走上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是邓小平从青少年时代起就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伟大理想。”市委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刘华说,那时,祖国的大西南尚未解放。邓小平与刘伯承接受了中央的重托,挥师大西南,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进而坐镇重庆,全面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工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权建立和巩固、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和稳定以及西的和平解放作出了积贡献。
在西南工作的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邓小平心中想得多的是“人民”。他复调“我们是依靠劳动人民,替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并明确提出“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执政理念。
浮图关的崖壁上刻有“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标语
1950年1月23日,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隆重召开,中共中央西南局向重庆人民发出号召:“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如今,浮图关的崖壁上,还可以看到这个醒目的标语,这就是西南局为重庆确定的施政纲领。
当时的重庆,百废待兴,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中型生产建设和项目众多,资金缺口很大。但邓小平始终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人民之所想,再难的事也要办到。
邓小平主政西南后作出的第一项重大决策,就是向中央映四川人民的心声,“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
成渝铁路开工后,所需的第一批器材分配给营机器厂承制的就有500余吨,这使得重庆停工已久的几十家大中型钢铁厂、机器厂又重新开工,并带动了相当数量的小型工厂陆续恢复生产。而铁路所需的钢轨、鱼尾板和螺丝钉等器材,全部委托西南工业部所属工厂加工生产。这样既能满足筑路的需要,也为以重庆为主的大批工业企业带来了生产任务。
当时的第29工厂、重钢三厂等企业就承担了大量材料的生产任务。成功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的第29工厂承担了成渝铁路钢轨生产的全部任务。
1952年7月,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不仅大大改善了成渝两地的交通状况,而且为沿线农副产品和矿产等富饶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乡交流也因此破了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为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带来了生机活力。
让重庆人民上“文化牙祭”
在西南政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邓小平亲自提议修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他说,重庆解放了,劳动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上了“肉牙祭”,但这还不够,还要让重庆人民上“文化牙祭”。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重庆市委和市很快制定出修建劳动人民文化的计划,并专门成立了修建委员会。邓小平亲自点将,让当时的重庆市长曹荻秋担任修建委员会主任。随后,重庆市在财力相当紧张的况下拨出专款,在中山二路修建了文化。
1951年7月1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正式开工奠基。在整个文化修建过程中,邓小平亲自审查工程图样和工程模型,并多次到工地上视察工程进展况。
“文化地处城市中心地带,从选址到设计,从活动设施到园林绿化的具体分布,都凝聚着邓小平的心。”刘华说,在修建过程中,邓小平别调,要多听听人民的意见,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大力发挥工人阶级的积和创造力。修建委员会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先后召开了十余次座谈会。分别邀请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各界人士代表、先进模范人物和工会工作者等,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文化的修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952年5月1日,邓小平再次来到文化施工现场了解工程的进展况,曹荻秋市长邀请他为文化题写名,邓小平愉快地答应了。1952年8月5日,文化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邓小平题写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10个大字庄重夺目。
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深厚的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刘华称,邓小平多次调:要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要让人民在节日有休息游玩的地方。
那时市就在现在的重庆科大学附属儿童院办公,叫“曙楼”。由于地方太小,只得把原国民重庆市市长杨森的公馆“渝舍”,也就是现在少年的一半,作为市机关。市委机关的办公地,一开始设在学田湾大溪别墅,一个阀的公馆,叫“潜园”的地方。后因地方狭小,又搬到了“王园”。“王园”就是现在的枇杷山公园。
邓小平对重庆市委、市占用可供市民休闲游玩的花园别墅很有意见。在一次会议上,邓小平语气严厉地问道,你们的群众观念哪里去了?那么大一个重庆市,连个像样的公园都没有,你们居然把这么大片非常适合人民游玩的场所占了。
于是,重庆市委、市机关先后从“王园”“渝舍”迁出。接着,市委、市府又拨出专款,把“王园”扩建成景宜人的枇杷山公园,“王园”里的原办公房屋交给了西南博物院(重庆博物馆的前身)。当时建成的枇杷山公园是重庆市好的公园,专门修建的红星亭是中外游客欣赏重庆景的佳观景点。1955年,重庆市委市又在“渝舍”建成了西南地区第一座大型少年,让重庆少年儿童有了自己活动的场所。
此外,邓小平还积支持人民大礼堂和大田湾广场的修建,别是亲自参与审定大礼堂有关选址、规划、设计、资金等重要工作。
“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深厚的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刘华动地说,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会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
刘华说,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和人民,为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而后已。
不忘初心、牢记使,就是要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次任务,求真务实,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通过自省、自责、克己、律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以规纪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底线,永葆公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