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资讯

政府资讯

便民提示

市场监管

媒体新闻

人力社保
023-63653355  13368080804(微信)
服务项目
快速注册公司 抢占商业先机 财税问题交给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华龙网资讯
刷脸支付成支付行业新宠 消费者更需“安心丸”
发布日期:2019-10-23 00:00:00

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银联携手60余家银行联合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正式进刷脸支付市场。自此,刷脸支付市场次迎来了“国家队”成员。业界专家认为,刷脸支付时代已经来临,但数据安全以及支付安全是刷脸支付的重中之重。

支付行业新宠上线

自刷脸支付推出以来,支付江湖就开始了暗地交锋。支付介质的巨变给如今的支付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各支付平台都想抓住机会抓住更多消费者。可以说,刷脸支付,改变的不仅仅是支付方式,更是引领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发展的化。

数据显示,目前在支付市场中,微信与支付宝通过扫码等方式占据着全国高达90%的市场份额,云闪付紧跟其后。而从扫码转化成刷脸,支付平台早已开始主动出击。去年12月,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设备“蜻蜓”,以期设备能像蜻蜓复眼一般快速精准识别物体;3个月后,微信也发布了刷脸支付设备“青蛙”。随着银联云闪付“刷脸付”的加入,刷脸支付市场尽管还未成熟,却已呈现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火味十足。

支付行业专家提出,阿里、腾讯、银联三大巨头争相布局的意义在于,刷脸可真正从用户层面实现“无端”,即使对手机功能不熟悉的年长消费者,也能通过技术变革成为移动支付的新增量。而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90984.6亿元人民,国内的第三方信用支付市场目前其实根本还没有到达天花板。

市场还有很大空间,难怪第一梯队争分夺秒,而京东、美团等第二梯队互联网阵营也跃跃试,在一些线下零售场景中开展刷脸支付的应用尝试。

对银联而言,刷脸支付则是一个移动支付场景超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契机,所以对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直很积。记者了解到,招商银行是国内家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银行,目前,已相继推出了刷脸取款、刷脸转账、刷脸支付等功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还将刷脸技术应用到了ATM上,实现“刷脸取款”。

“刷脸”市场为何大受追捧?

在过去,一句“我出门都不用带钱,刷脸就行了!”道出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面子”市场。而如今,不需要兄弟给“面子”,任何人露一下脸便可完成交易。方便快捷是支付技术革新的终目的。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或者说互联网企业想要成功,都要解决一个共同问题:服务于人。事变简单,人可以变懒,就是制胜关键。

据统计,一台刷脸机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3个收银员,10个消费者同时结账,统模式用时56秒,而刷脸只需10秒。显而易见,刷脸支付不但节约了用户时间,还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结账排队现象。针对部分殊人群如老人、聋哑盲人等,刷脸支付还能为其提供直接的便利,从而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的落地。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刷脸设备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易结算工具,它还可以由此减轻人力成本,降低营销成本。如今,在一些像永辉、沃尔玛等大型超市里,都设置有人工收银和自助收银两种结算方式。消费者在设备端口自主完成商品的核对和付款工作已不足为奇。

“刚开始大家可能都不太敢用,担心用不来,都愿意去人工收银处排着,自助收银那里空着也不去。后来鼓起勇气试了一次,发现真的好方便,就喜欢上了。”永辉超市里一位正在自助结账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自助收银区也要开始排队了。

对于支付平台而言,技术变革也推动着支付方式的变革。2017年,刷脸设备要几万元一台,到2019年8月,刷脸支付设备成本已被降到3000元左右,技术得以迅速推广。许多行业人士称2019年是刷脸支付元年,支付宝、微信支付方面投入的大量消费补贴用于刷脸消费的随机免减,加上刷脸支付设备自带会员绑定后台,消费者在门店完成一次刷脸支付后,即可成为该店会员,下次到店即可享受相关商品优惠,刺激消费者二次进店,大增加了商户门店的用户流量和粘。这也成为刷脸支付受宠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理应一马当先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66.1万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7.33亿人。

目前支付宝与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落地体量约在10万台,同时云闪付也在广州、杭州等七个城市陆续上线了“刷脸付”。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重庆的大型超市基本都开设了具备刷脸支付功能的自助结账区:在罗森、乡村基等商户门店里,也能寻见刷脸支付设备的身影;甚至是在一些区县开往乡镇的公交车上,都装上了刷脸设备……刷脸支付发展和扩大趋势已不可阻挡,然而,从安装数量看,刷脸设备的总体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消费者对刷脸支付还保持观望,甚至顾虑颇多。

不少消费者对刷脸支付的安全与风险提出了质疑。重庆江北区一家连奶茶店店员表示:“设备是公司统一配的,但刷脸支付使用率并不高,如果不是店员提醒有优惠,一般客户都不会主动使用。”一位在校大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很多高铁坐车都是扫脸验证,但是扫脸付款有待考验,我怕被收集生物征信息,网银不安全。”

相关技术专家解释,与指纹、虹膜相比,人脸具有弱的生物征,而且正是由于手机这一介质的缺失,人脸信息的“克隆”与利用也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应地,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的风险也就更高。

“人脸识别技术虽然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和普惠,但同时也存在泄露、算法漏洞等系列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认为,在“得数据者得天下”的时代,仅凭无时无刻显露在外的人脸便可进行的支付行为交易巨大。

从理论上讲,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硬件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信息一致即解完脸支付。专家分析表示,这种模式存在着三方面的风险:不法分子获取到生物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引发“盗脸”案;或是运用、面具等体进行攻击,对用户资金安全造成危害;此外,如果他们发现和利用可能或者新增的算法漏洞,则会造成系统风险。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加监管。此外,企业也应当自律,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减少刷脸支付的安全,给消费者一颗“安心丸”。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机构网站
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主城)  重庆小精灵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潼南区)
023-63653355  023-63653351  13368080804  13320337068
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点击咨询
Add:重庆渝中区大坪莲花国际商业1-85(永辉超市楼下)
Add:重庆潼南区 隆鑫·行政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帅博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http://xn--wfr722aq5k.xn--55qx5d     渝ICP备10200345号-39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4553号
本站导航 本站导航-第1页 本站导航-第2页 本站导航-第3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四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五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六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七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八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九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三页 本站导航-工商动态第十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人民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二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三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四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五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六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七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八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九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一页 本站导航-华龙网资讯第十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一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二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三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四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五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六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七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八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九页 本站导航-中青新闻第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