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11月11日凌晨,奉节县,阿里农村淘宝第一单送竹坪村。阿里供图
商报记者 孙磊 李
有多少农村潮人在开网店?昨日,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全国淘宝村达780个,同比增长268%。这些淘宝村分布在17个省区市,涵盖活跃网店超过20万家。其中,浙江、广东、江苏淘宝村数量居全国前三位。同时,全国涌现出71个淘宝镇,同比增长达274%。
不过,尽管重庆农村电商已启动一年,但在规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因此,目前,重庆无一个村镇入围淘宝村。
淘宝村扩容 一年增加568个
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农村。
《报告》显示,淘宝村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全国发展,2014年,全国共有212个淘宝村。2015年,全国淘宝村数量达780个,同比增长268%。
阿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向商报记者介绍,去年,全国涌现出19个淘宝镇。2015年,淘宝镇数量增至71个,同比增长达274%。随着越来越多的淘宝镇出现,淘宝村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将更,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也更显著。
数据显示,淘宝村已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征,在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长三角、浙江南部、珠三角、潮汕地区、福建东南部显著,许多地方淘宝村连片出现,在江苏省沭县新河镇,甚至全部行政村均为淘宝村。
服装卖得欢 家具居第二位
《报告》显示,2015年,淘宝村网店销售额高的商品是服装,家具和鞋分列第二、第三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随着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发式增长,淘宝村产品多元化征别显著,众多淘宝村主营商品具。”
早期的淘宝村,基本上是发现某种产品需求,结合农村低成本的制造和运营优势成长起来。而阿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淘宝村不断走向成熟,产品逐渐升级,加上阿里零售平台的外向化功能不断化,越来越多的淘宝村开始呈现“跨境化”发展趋势。
同时,《报告》显示,不少淘宝村其交易类型也在从单一的网络零售向复合模式转变,B2B类的电商村已开始规模化出现。这类电商村一面通过B2B方式向外地的淘宝卖家、线下零售商供货,一面通过网店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年销售须过千万 重庆无村入围
不过,遗憾的是在780个淘宝村中,并没见重庆农村淘宝的身影。
去年,奉节永乐镇开始建设重庆第一批村淘点,经过一年多发展,永乐镇村淘点从2个变成了5个。商报记者了解到,“村淘点”不仅帮助村民线上购物,同时也将当地的土产销售到网上。
永乐镇委书记胡兴建告诉商报记者,目前,通过村淘点和村民开的网店,主要将脐橙、、腊肉等土产卖出去。“今年销售额大概超过100万元,明年我们还准备在网上卖乌木家具、香菇等产品,同时鼓励大家开网店,保守预计在淘宝上的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永乐镇的农村电商发展是重庆本土农村电商的一个缩影,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其他地区的淘宝村相比,总的体量还很小。
以河北白沟新城为例,该镇从生产到网供,再到网销的箱包产业链条,拥有加工企业3000家,网供店600家,网店15000家,快递公司21家,2015年预计电商交易总额会达到70亿元。
阿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按照淘宝村的标准,年销售额须超千万元、网店须超过100家。而淘宝镇要求更高,每个镇要有3个或以上淘宝村。
重庆村淘起步晚缺品牌 物流成本抑制成长
淘宝村暂时在重庆还没出现,有多方面原因。重庆市商业委员会电商处处长何渡告诉记者,一方面,农村电商在重庆今年才正式大规模启动,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另一方面,重庆农村电商缺乏知名品牌,没有发展成为规模,带动不够;而开网店的村民又缺乏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导致重庆农村电商集群化现象不够明显。
产业环境亦是一个重要原因。何渡说,重庆市是以重工业立足的城市,一般而言,在淘宝村云集的浙江等地,则轻工业发达。虽然是淘宝村,其实卖的是工业品,如鞋类、服装、小商品等。
不过,何渡表示,其实,随着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深度参与重庆农村电商发展,重庆已有一些农村有“电商村”的雏形。
知名网络零售专家、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沈红认为,重庆农村电商以土产为主,这些产品根本问题是品牌知名度不够响亮。而没有品牌,产品就卖不远、卖不出好价钱,一些批量小、附加值低的农产品在物流成本较高的况下很难实现盈利,村民会显得发展信心不足。
除了品牌问题外,物流成本是农村电商的软肋。在沈红看来,其实重庆农村电商的物流渠道,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已比较畅通,但成本较高成为低附加值农产品外销的瓶颈。
前景
联手大平台
重庆土产轻松触网
“明年是重庆农村电商大发展的一年,依托众多电商平台深入农村,重庆将会涌现一批电商村、电商镇。”何渡告诉记者,除了淘宝中国重庆馆已步入正轨,重庆与京东集团、中国邮政集团等企业,亦在农村电商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在与京东的合作上,重庆市将支持京东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帮助市内涉农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建设。京东则将帮助全市相关涉农企业和电商平台优化业务结构。目前,京东已着手在重庆构建一张覆盖农村的网络,以京东自营县级服务中心、乡村合作点和乡村推广员及整合资源的京东帮服务店等组成。
何渡告诉记者,在与中国邮政集团的合作中,重点在于解决农村电商“后一公里”物流问题。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在重庆构建“县—乡—村”农村电商配送网络和体系,完善农村电商服务功能,建设“区县网上产馆”,并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解决城市配送问题。
“其实重庆农村电商战略在启动一年后,已有明显效应。”沈红说,我市通过竞争方式选出的秀山县、酉县、石柱县、云县、忠县、城口县、彭水县、巫溪县等8个县被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目前,还需要依托大平台,在农村构建农产品中转集中心,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农产物流成本。
根据市商委规划,我市将重点依托供销合作社、邮政以及大型龙头流通、电商企业,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并索建立有利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引领电子商务在农村更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促进农村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