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8月17日电 近日,四川美术学院李媛媛在巫溪进行的为期一月的支教活动即将结束。支教期间,她和孩子们分享着书法艺术的美好,让孩子们在孤单时通过书写寄托对父母的思念;同时,她也感受着孩子们犹如大山里百合一样纯净、赤诚的心灵。而这次支教,也给李媛媛的人生经历留下宝贵的记忆。
书法课。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供图
音乐课。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供图
和李媛媛一样,重庆大学的王萱、西南大学的吕梦琦、重庆师范大学的崔建春,都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暑期巫溪下堡村教育扶贫艺术培训教师团队成员。今年暑,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会办公室主任朱俊丽牵头,在巫溪县下堡镇小学开设艺术培训班,招收50名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开设音乐、舞蹈、书法、篮球、诗词等课程,这4名大正是艺术培训班的老师。
支教期间,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驻村书记郑添华陪同下,朱俊丽还带领4名大志愿者来到石门村丛树小学,看望学校师生。据了解,丛树小学隶属巫溪下堡镇石门村,全校只有1个班级,1个老师,5个,石门村一二年级的小都在这里读书,学校隔年招生。志愿者们和5名一起唱歌交流,并送上书包和玩具,向丛树小学唯一的老师兼厨师鄢志文,致以深深敬意。
在支教活动接近尾声之际,朱俊丽老师和4名志愿者在教室里进行了一场以“初心”为主题的座谈会,对近一个月在巫溪下堡村的扶贫支教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和本期艺术培训成果展示工作做好安排,4名大志愿者分别谈了他们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这里的孩子或许少了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富足,但他们却有着童真的东西。”重庆大学的王萱同学说,她记得第一次来到教室时,孩子们望着她的眼在发光,也记得有孩子走路几个小时给大家带来梨子,还记得孩子们唱歌时对音乐的热爱,“能够得到孩子们的信任,真的很开心”。
通过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他们感受深的是对老师的职业认识发生了改观。无论是在石门村只有5名的丛树小学,还是有近800名的下堡小学,或是巫溪村落里其他的学校,这些老师选择并坚守在这里,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授知识,扎根数十载,令人由衷敬佩。
“此次艺术教育扶贫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带进深山,并使参加这次教育扶贫活动的大志愿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这次活动的意义,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优质的师资力量对贫困山区的重要。”朱俊丽介绍,扶贫不仅是物质上脱贫,更重要的是让贫困地区的儿童有条件接受优质教育,教育扶贫艺术培训是想以艺术力量为留守及贫困儿童增感知美的能力,增面对逆境的自信。(陈琦、刘铖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