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石蟆镇美丽村庄。江津区委宣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2月13日电 近日,江津区坚持开门抓主题教育,立足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聚焦民生抓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小区车位太紧张,每天下班回家跟‘仗’一样。”家住江津区锦绣花园小区的刘女士说。
开门抓教育,“停车难”问题必须解决。江津区城市管理局收到群众映后,积与附近机关企事业单位展开协商,在规定时间内,向市民开放单位停车位。此后,刘女士再也不为“抢车位”而烦恼。
而除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外,江津区城市管理局还加快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在小区内部增改建停车位等。
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也是疏通微循环的着力点之一。在吴滩镇现龙村太牛路,挖掘机轰隆隆地凿开石壁,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对该路段进行着升级改造。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镇两级交通运输部门深入基层,着力疏通农村交通微循环,力争疏通微循环,让道路交通“畅”起来。
江津区中心院志愿者帮助者自助机挂号缴费。江津区委宣部供图
主题教育,还让江津区旧貌换新颜,村庄环境“美”起来。
“如今村里变化大呀!人居环境整为我们谋福利。环境好了,都少得些。”石蟆镇天旗村三社村民龙中乾一边扫着院坝卫生一边感慨地说。起初,龙中乾对村里实施人居环境整并不看好,认为只是“一阵风”,况且自己家里的卫生、物件摆放已经习惯了,不需要外人指点。但当看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村庄面貌确实发生不小变化后,龙中乾终于改变了看法。
“改善村容村貌‘面子’的事很重要,但转变思想观念‘里子’的事更关键。”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整行动,江津区广泛开展“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及生态文明知识宣、培训活动,建设文化墙,倡导全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转变生活方式,增环保意识。
同时,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列入基层组织主题日活动教育内容经常开展,帮助农户整房前屋后卫生等志愿者服务活动5000场次,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和支持。
主题教育,还让江津市民看不求人,统院“智”起来。
走进区中心院、区中院、区妇幼保健院等区级公立院大楼,者直观的感受是大厅变得宽敞了许多,也不用东问西问了。
“拿起手机,就可以在‘江津疾控’APP上预约接种。而且宝宝了哪些疫苗、近段时间该接种哪些疫苗,一目了然,别实用。”市民吴娟高兴地说。
看不求人,加“智慧院”建设是关键。“我们大力发展‘互联网+’,今年投入1200万元推进12项便民服务措施落地生根,加‘智慧院’建设,再造优化就流程,100余台自助服务机陆续‘上岗’,提升者就体验感和获得感。”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题教育,还让部门大联动,食品安全“”起来。
近日,在鼎山小学食堂内,执法人员对食堂的基础设施况、环境卫生况、从业人员健康况、学校食品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况以及进出货物、晨检、消、留样等记录认真检查后,复叮嘱学校负责人。
食品安全工作是系统工程,就事论事、单斗地抓,往往事倍功半。主题教育开展后,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大限度发动各界和各级各部门力量,好组合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两个多月努力,整食品安全问题联合工作组以及7个专项组分赴全区各镇街,共计排查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6459家次,排查问题520个。(刘政宁、程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