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11月21日上午,广内街道社区服务站改革试点运行现场会在老墙根社区服务站召开,标志着老墙根社区服务站转型升级后正式启用。这也意味着,今后老墙根社区居民拥有了自己家门口的“公共客厅”、“邻里家园”。
“今后,聊天、拉家长,家里水龙头接口松了、灯憋了、自行车补个胎、家具需要几个钉子加固,室外工作者天气热了歇个脚、冬天冷了加点热水……这些都能在老墙根社区服务站里实现。”广安门内街道工委书记彭秀颖说,作为广安门内街道社区服务站改革试点之一,老墙根社区于今年3月份启动社区服务站综合设置改革。现如今,社区服务站在整体区域划分上,共分为群工作站、服务站接待区、休闲等待区、生活服务区和暖心驿站五个功能区,在场景营造上注重社交、休闲空间的融入,满足多样需求。
服务站设立了全科社工,进一步梳理社区服务站原有的政务服务职能,实现“一门一次一窗”,目前在站业务共计149项,务8项,政务116项,便民服务七大类25项、服务机构54家,便民服务网点22家,辖区单位11家,公益志愿组织12家。其中可以直接办结的有48项,收材料受理填表并进行上报的有68项。
同时,新服务站精简人员,采取席负责制,遴选员优秀骨干担任席站长,由原来的7人服务站瘦身为4人。3人在前台接待,分别为席站长、和两名工作人员,副站长主要负责与后台的业务流转与协调。将各项服务前移到服务站集中受理,把以前坐等居民上门的社工解放出来,富余下来的人员由委、居委会统筹、按照“包片联户”机制进网格、下街入户掌握居民需求、解决问题,走到居民身边去,做群众贴心人”。
今后,老墙根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主动问候、解答咨询等服务,而且居民除了来办事还可以到社区服务站遛弯歇脚、带小孩、聊天。此外,社区服务站还提供应急工具箱服务,备有大型扳手、管钳、电钻、管道疏通等工具以备居民不时之需。(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