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人民网重庆11月15日电 作为重庆资产规模大、资金实力、服务网络广的本土金融机构,重庆农商行日前宣布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这是该行实施“科技兴行”战略的又一显著成果。近年来,该行积应对市场变化、把握发展机遇,坚持“自有技术”,倾力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重庆农商行立足于“平台架构+关键技术”自主掌握基础上,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坚持“自有技术”策略,深挖场景、重点突破,围绕人工智能、风控决策、体验提升等关键领域和技术展开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构建围绕金融科技核心领域的“专利池”。据悉,该行目前已有7项发明专利正在实审,图像处理、语音处理等多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此外14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进入实审状态,已获得1项外观专利,36项外观专利正在实审。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不断深化网点转型工作,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网点,推动统网点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该行“专利池”中相当一部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就产生于网点建设过程中。据了解,该行在2018年被纳入人民银行及四部委金融标准化试点,制定了网点分类标准、农村网点装修标准,将网点按功能区分为支农服务型网点、交易主导型网点、营销服务型网点三类,分类配备电子银行服务区、智能银行服务区和自助机具,在今年10月的金融标准化试点中期检查中得到人民银行及四部委调研评估组高度评价。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重庆农商行栽下金融科技这片“梧桐林”,不仅从全球范围吸引科技人才“金凤凰”,也引来产业和同业“凤凰群”。据悉,重庆农商行金融科技中心正在积牵头筹建金融创新开放实验室,以自身金融科技能力为核心,通过搭建“创新试验床”,建立银行场景试验环境,以前沿技术为重要创新领域,围绕客户体验提升、行业生态构建、跨界服务融合等重要方向,索并造全新业务模式,联合多机构共同对创新理念、前沿技术、业务原型进行验证。
据该行负责人介绍,重庆农商行正按照“试点一代、推广一代、预研一代”的思路,积开展对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前趋研究,并在应用场景方面进行索,充分考虑在运管智能化、信息安全、5G银行等场景落地的可行,力求在助农扶农及小微金融方面有所突破。目前已与监管、金融科技、教育科研、行业应用等不同领域大量企业或机构达成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意愿,以期共同形成开放、融合、跨界的多方共赢局面。
当前国内金融科技行业统一、标准化的服务输出,无法满足农信机构化、个化、差异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渠道融合业务需求,而重庆农商行在多渠道融合和全渠道金融科技赋能方面,有着差异度高、数量庞大、鲜明的客群,积累了无可比拟的经验。作为国内农商行金融科技建设领头羊,重庆农商行在不同场合接收到国内多家农村金融机构希望获得该行技术输出的烈意愿。
据悉,重庆农商行正在整合在金融科技建设方面所积累的技术、业务、资源、经验优势,在基础设施托管,金融规划咨询,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的金融科技能力建设,线上产品规划及定制化开发,线上风控和数据建模能力,智能网点建设等方面,索相关能力输出方式,不断将影响力拓展到其他机构。(彭国威、游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