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三峡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 叶泽 摄
研讨会现场。 叶泽 摄
人民网重庆11月10日电 11月8日至10日,三峡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暨计算智能研讨会在重庆三峡学院举行。众多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大咖齐聚,共话人工智能前沿学术。
三峡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9日上午,重庆三峡学院明辨楼热非凡,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和领导、重庆三峡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聚集一堂,参加三峡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
重庆三峡学院院长张伟先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简单介绍了重庆三峡学院的发展况和人工智能学院成立的背景,并谈到学校拥抱创新,近年来积发展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为学校发展赋予新动能所作的索。
万州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领导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相继发言。他们对三峡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进行了展望。三峡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将提升渝东北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能力,大幅度改善渝东北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环境,别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够大面积的提高渝东北的生活质量,增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在大家的期待中,专家学者和张伟共同按下三峡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的启动球。张伟代表学校,聘任国家“千人计划”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钧担任三峡人工智能学院名誉院长。王钧教授承诺,力争“五年内将三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成为渝东北知名学院。”
三峡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单位代表——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恺,外籍院士帕尔、卡其普舍克、鲁卡瓦斯基和兄弟院校代表——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东教授分别发言,对三峡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表示赞许和祝贺,表示会加交流与合作,支持三峡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
学术交流 院士学者共话人工智能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对全球经济、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学术前沿如何,三峡人工智能学院如何发展?与会专家学者随后带来2场大会报告和7场学术主题报告。
先,徐宗本教授以《AI与数学:融通共进的时代》为题做了大会报告。他以优化问题、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和问题为例说明人工智能对于数学研究的这种作用,其核心观点是科学研究的模型驱动方法论与数据驱动方法论非对立,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专家学者合影。 叶泽 摄
“今天,我们教机器如何变得像我们自己一样聪明。明天,他们将成为我们的伙伴,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陶大程教授以《Young for AI》为题做了报告。他通过介绍从算法到应用的一些有代表的进展来回顾人工智能方面的新进展,并举例说明其实现从感知到学习、推理和行为的梯。
国内外计算智能领域专家印度国家科学院士帕尔教授,波兰科学院院士卡其普舍克教授,波兰科学院院士鲁卡瓦斯基教授,西南大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巴渝学者”李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部“长江学者”曾志刚教授,东南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刘庆山教授,中国石油大学王健博士,分别带来7场主题报告。他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讨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模糊计算、智能体等前沿领域技术。
与会专家学者随后进行了研讨交流,他们表示,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对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交流,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及时分享”。
服务转型 三峡学院加速应用发展
去年11月,重庆市教委发布消息,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市行动计划及以大数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重庆市积推动在渝高校与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办学工作。其中,重庆三峡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办三峡人工智能学院也名列立项名单,并获立项建设经费支持。
经过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三峡人工智能学院终于出现于公众视野。据介绍,学院下设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一个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生专业。学院教师9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等具有副高级职称近30人,博士20余人、硕士5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2人。实验中心和仪器设备齐备,还将得到进一步加。
近年来,重庆三峡学院以自身行动主动拥抱创新,积发展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为学校发展赋予新动能。2017年,学校承办了“中波计算智能研讨会”,2018年承办了“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国际会议(ICICIP2018)”。学校把“人工智能+”确定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大数据、智能化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聚焦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建设,加快培养符合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要的创新与应用型人才。
张伟介绍,当前渝东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阶段,“人工智能+”是该区域坚持生态优先、绿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必由之路。成立三峡人工智能学院并举办相关研讨会,是“学校服务经济转型,为经济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陈琦、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