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5月29日下午,渝中区工商分局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区市场、超市、场所负责人进行了以食品添加为主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采取七项措施加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该局从全国到地方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分析,使与会人员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从渝中区经营者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使参会人员意识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只能加,不能削弱。
二、加培训,提高素质。要求各市场、超市、场所要加学习,组织员工学习《亚盐小知识》以及食品标签、《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基本知识,学习国办发(2004)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和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三、加制度落实,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准入关。要求与会人员一定要认真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食品质量自检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不合格食品推出制度等各项制度。尤其是在进货时一定要索取对方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证件,索取购货票据,检查所进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建立进销台帐,对进货来源和销售去向一定要认真做好记载。
四、加食品质量日常检查,确保食品质量不出问题。要求与会人员对场内食品加检查,尤其是熟食品、卤制品、半成品、腌腊制品要加检查。对不合格食品一定要做好下架处理工作,要求有专门的下架记录本,把下架原因、下架后的处置方式、下架的数量都进行了记载,而且营业员、主管、店长等都签字检查。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是今年国务院、市、区检查的重点,大家务必要作好这项工作。
五、加食品快速检测试配置,加大食品快速检测力度。要求所有大型市场、超市、场所要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认真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规定大型超市、市场每天食品快速检测数量原则上要达到10组以上,场所每天检测达到5组以上。
六、加宣信息公示,树立形象。要求所有市场、超市、场所要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商品(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把食品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优良状况、消费示、食品检测况、食品知识等进行宣张贴,以树立经营者良好形象。
七、加沟通,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要求与会单位随时与工商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什么疑问、建议等,请及时与工商部门沟通,以达到齐抓共管、共同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渝中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