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一是围绕特殊人群,提高反诈“免疫力”。为筑牢未成年人、老年人的防骗防线,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与反诈意识,在村(社区)组织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小课堂活动。针对未成年人特点设计的冒充熟人、诱骗游戏装备及皮肤、卡牌陷阱、红包返利骗局、假明星福利等新型诈骗伎俩进行重点剖析,针对老年人特点设计的保健品骗局、中奖骗局、投资理财骗局、低价旅游骗局等诈骗形式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展示真实案例,告诫他们不贪图小便宜,同时守好自己的银行卡和电话卡,不参与出售、出租、出借“两卡”和网络账号、“跑分”洗钱、“手机口”操作等违法犯罪活动,防止成为电诈“工具人”。1月以来,共开展相关普法活动10余场次,有效提高特殊弱势群体反诈“免疫力”。
二是关注重点人群,紧绷反诈“安全弦”。聚焦警示教育,提高社矫对象法治观念,远离违法犯罪,切实加强社矫对象集中学习反诈相关知识,重点讲解《刑法》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与电信诈骗紧密联系的相关法条,并结合刷单诈骗、杀猪盘诈骗等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形式进行详细分析,提醒社矫对象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告诫其自觉遵纪守法,远离电信诈骗违法活动;以“法治体检”为主线,组织普法宣讲团深入企业开展反诈宣讲,结合当前热点新闻,提醒企业人员在网络上购物、资金结算时都务必提高警惕,谨防AI换脸,时刻紧绷反诈“安全弦”,并现场下载升级“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守好钱袋子。
三是紧盯关键行业,织密反诈“安全网”。为遏制案件高发,喜迎佳节,针对辖区各大小民宿、酒店开展反诈宣传。用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反诈宣传标语提醒酒店、民宿员工和前来入住的游客辨别网上扫码领现金、低息办理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诈骗陷阱,提醒大家切勿因贪小便宜吃大亏。此次宣传活动走访了20多家酒店、民宿,张贴反诈宣传海报200张,不断拓展防范宣传覆盖面,大力提升群众识骗防骗的意识,切实提高辖区住宿行业防诈、识诈安全防线,同时发放图文并茂的反诈宣传手册,建议工作人员和游客将这份“安全指南”带回家中,与家人共同学习,形成家庭内部的反诈“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