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格透明
- 信息保密
- 进度掌控
- 售后无忧
立法意见征询会现场
“我在听取被征地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中增加了‘村民小组’,小组也是社区的最小组成单元,在这项工作中收集听取村民小组的意见也很重要。”近日,在涪陵区荔枝街道召开的《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草案)》立法意见征询会上,立法信息采集员、荔枝街道黎明社区党委书记严启刚对第三十七条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这条建议最终被立法方采用。
从2010年至2022年,严启刚经历了涪陵区对黎明社区五、六组(原城十校至中山西路,现城十校至通江路至中山西路公路及秋月小院小区地块)征地拆迁全过程。在该地块拆迁前,严启刚曾多次召集涉及拆迁的居民召开大会征集他们的意见、宣传拆迁政策。“这是涪陵区征地拆迁都要走的程序,因为涉及到被拆迁居民的切身利益,征集居民小组的意见就是尽量让居民都知晓拆迁政策。”严启刚说。
这只是荔枝街道立法信息采集点开展工作的一个侧影。自今年4月19日荔枝街道望涪社区代表活动站被授牌增设为涪陵高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第三批立法信息采集点以来,共召开立法意见征询会议5次,对《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草案)》《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修订草案)》《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草案)》《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草案)》等8部条例(草案)展开意见征询,原汁原味收集反馈建议173条,被高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采纳上报113条,被市上采纳5条。
为做好立法信息采集点的工作,荔枝街道人大工委在立法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方面出实招,组建以12名信息采集员为主体的核心圈,辖区29个区人大代表和4支执法队伍、1所法律专业机构人才库为“两层”的信息采集队伍,最终形成“一圈两层”信息采集员队伍结构。其中,采集员由街道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村(社区)干部、律师、教师等组成;接到征集任务后,荔枝街道第一时间通过联络群通知立法信息采集员,广泛收集辖区居民意见。这使得其在立法意见征集工作上既能接地气,又能察民情、惠民生,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优势,拓展立法意见征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经过探索,荔枝街道立法信息采集点已经形成“133工作法”,即建好一个阵地,提供人员、制度、经费“三保障”,做到与代表联络、与民生服务、与社会治理“三融合”,力争实现“五有”(即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职责、有成效)。现在,荔枝街道人大工委已经制定荔枝立法信息采集点的工作规则(共11条),总结出“接受征询任务、前期解读学习、制定征询方案、征求意见建议、汇总梳理上报、资料整理归档”“六步工作法”,最终实现送法律法规草案到群众中去,让立法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真正做到聚民智、汇民意、普法治。
下一步,荔枝街道人大工委将在加强信息采集员专业化扩面、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激发参与热情、拓宽群众参与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下功夫;在以传统形式收集民意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功能,利用网上调查问卷,将二维码印在“立法信息宣传海报”上、张贴在广场、小区等场所,让群众“即扫即提”,积极探索打造具有荔枝辨识度的立法信息采集工作品牌。(记者 袁晓露)